万广华 朱美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2020年08月11日  |  来源:《学术月刊》2020年第7期  |  阅读量:31694

由美国主导延续至今的第三轮全球化,萌发于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与黄金挂钩,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946年10月,来自25个国家的64名代表在伦敦开会决定成立国际标准化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其主要功能是制定和发布国际标准。其中,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的集装箱标准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促进了国际贸易。同时,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后来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关贸总协定(GATT)相继成立,各国纷纷减少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加速了人口和资本的流动,生产要素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并造就了诸如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全球金融中心。商品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始快速推进。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将非核心生产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低附加值产品,全球价值链逐渐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浪潮开始涌现。

(二)全球化的利与弊

全球化的益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贸易的发展、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不但提高了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扩散和运用。总体来说,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主要生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的数据,2018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量是1970年的10余倍,而FDI流量则增加了96倍;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由1960年的24%增加到2018年的59%。其次,贸易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全球福利增加。特别地,全球化通过贸易和投资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有益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国家之间的不均等有所改善。最后,全球化还带来了社会文化的交流甚至融合,促进了妇女解放和世界和平。甚至有人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与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不足有关。

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全球化使资本(但不是劳动力)可以在全球而不是仅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逐利,发达国家由于资本相对丰富成为了全球化的最大赢家。从这个角度看,全球化拉大了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其次,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将工厂迁往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带来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的同时,减少了发达国家蓝领工人的工作机会,扩大了国家内部的收入差距。另外,部分跨国公司将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活动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导致了所谓的“污染天堂”。最后,全球化使部分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在境外成立公司而逃税,使富人受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