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党政府在中期选举竞选活动中向国内炫耀“全世界企业蜂拥而至”,这刺激了受到影响的盟友国家舆论,有韩国媒体近日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是美国在盟友背后“插刀”。
事实上,最近几届美国政府都把制造业回流作为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实现。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所影响的对象,不仅包括中国,也包括其盟友。最近的案例是美国通过的《芯片法案》以及《通胀削减法案》中的部分条款,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严重损害了欧盟、日本和韩国的相关行业利益。欧、日、韩等相关方均对其中的部分条款表达了担忧。韩国更是直接受到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打击。本已敲定的一个在韩巨额芯片投资项目硬生生地被美国抢走,而且出面抢走的人还是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
盟友正成为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受害方。而美国在之前所谓的制造业回流战略中,为争取盟友,曾信誓旦旦地提出“盟友外包”的概念,盟友是可以作为制造业回流的重要承接方的。在这种政策设计下,制造业即使不回到美国,回到其盟友也将受到鼓励。盟友因此可以成为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受益者。但从最新的实践看,美国真正关心的还是让制造业回流到美国本土。在这种真实意图下,美国的制造业回流不仅仅是从中国回流,而且是从全世界回流。或者再明确地说,制造业如果不能从中国回流,那就需要从其他地方、包括从盟友处回流。
放大中国经济威胁,动员盟友把制造业从中国回流,是美国为了刺激盟友而采取的政治说辞而已,只是表层的诉求。欧、日、韩等国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美国制造业回流,本质上是为了美国自身,而不是为了所谓的西方“自由经济体系”。华盛顿有双重动因:一是所谓经济安全动因。美国要维护自身经济安全,控制关键制造业必不可少。这意味着要牢牢掌握和垄断相关行业。哪怕相关行业落地在盟国,美国也并不放心。二是选举政治动因。制造业回流已经是美国政府对内的明确政治承诺。面临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和2024年总统大选,现政府必须要有所突破,不断在制造业回流这一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如果从盟友处回流更为容易,华盛顿也不会有所顾忌。
美国为制造业回流而对盟友采取的政策,对中国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美国的举措会损害其正在试图打造的对华经济封锁圈,增大其裂缝。美国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对华经济竞争中,一直把盟友力量计算为其独特的有利条件。美国的盟友也认为美国利益与自身利益高度一致。但仅从制造业回流政策看,美国和盟友利益存在冲突。盟友会从更为中立的角度去看待受美国裹挟的对华竞争策略,思考美国经济政策的自私性。这对于打破小圈子经济体系,构建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帮助。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稳定和发展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不是一届政府的短期权宜之计,而是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为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连盟友的制造业都可以“抢夺”,那采取各种手段打压中国制造业更是不在话下。我们不应低估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的野心,也不可低估其各种政策的累积效应。我们对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的各种手段及其后果需更为重视,并采取更为积极、有力的政策,把美国的竞争压力切实变成国内发展动力。(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