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朝鲜战争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2020年11月06日  |  来源:观察者网  |  阅读量:4196

朝鲜战争是二战后各国学界和政界关注的一个重点。

经过近70年的研究,人们对这场战争的客观进程和所有战役都有了相当详细的分析,对参加这场战争的四方(朝鲜、韩国、美国及中国)派出的军队数量和伤亡人数也有了相当准确的统计。

目前,各国学界关于这场战争的分歧主要在于政治层面。参战的四方在战争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四方在战争中的利弊得失如何?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到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各方观点并不一致。对于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得失,笔者在过去做过详细的分析,本文不打算再做分析。

但是,朝鲜战争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朝鲜半岛。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亚洲的战略态势,同时也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常,人们谈到的战后国际秩序,是指二战结束时由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起来的集体安全体系,联合国是这个国际安全体系的核心,跟WTO(前身关贸总协定)、WH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教科文组织等政府间国际组织共同构成了战后国际的基本秩序。

人们常常以为,战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防止了世界性的大战爆发,维系了世界的基本和平。其实,这个说法过于表面化,而且也不够准确。

事实上,战后国际秩序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浅表层,这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一系列政府间国际组织,是一个伪装的集体安全体系;另一个则是深层次的战略均势,主要表现为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包括美苏两大集团在冷战中的对峙和逐渐形成的中美苏三足鼎立的力量平衡。

战略均势分析

笔者以前多次谈到,抗美援朝只是朝鲜战争中的一部分,尽管从军事上看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以抗美援朝为口号参加的这场战争,既与输出革命无关,也与朝鲜半岛的统一无关。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到8月23日北朝鲜军队发动“釜山战役”,接近统一朝鲜半岛时,中国只是作为朝鲜半岛的近邻高度关注。

1950年7月2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对当时的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谈话时讲到:中国出兵的条件是北朝鲜战败,美军跨过三八线。10月7日,美军正式越过“三八线”,大举向北进攻,到了10月中旬,战火已经烧到鸭绿江边,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保家卫国,中国军队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朝鲜战争转变为抗美援朝战争。经过五次战役,中国与“联合国军”胶着在三八线一带,双方边打边谈,最后在1953年7月27日,中国、朝鲜和美国的代表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视频截图

从抗美援朝战争来看,中国是胜利者,美国是失败者。因为中国的战略目标是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而非统一朝鲜半岛。中国的战略目标显然达到了。而美国越过三八线后改变了初始的战略,试图帮助韩国统一朝鲜半岛,这个战略目标显然没有达到。

对于1950年10月下旬开始交战的中美双方来说,战争的开始是在鸭绿江边,停战时是在三八线,中国军队把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这是评判中国获得战争胜利最主要的根据。后来,时任“联合国军”司令官的克拉克上将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

朝鲜战争的这个结局震动了整个世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竟然没有能够战胜装备简陋的中国志愿军。中国经此一战,迅速地走上了国际舞台,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国际关系学界的普遍认知不同,笔者认为1945年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联合国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国际安全体系。这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在本质上与国联一样,并没有强制性的执行力。

为了防止联合国像国联一样因为大国的退出而崩溃,联合国在成立之日就赋予了五大国在安理会中的否决权。但五大国的否决权保证了联合国的存在,同时也使得安理会的决议在很多时候难以达到五大国的一致同意,从而使得联合国难以成为有效的集体安全机构。

所以,战后的联合国体系保障了战后70多年的和平,这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尽管威尔逊当年试图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理由,是欧洲各国的战略均势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二战后的世界和平仍然还是靠战略均势而不是靠联合国的集体安全体系。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对峙的战略均势,后来美苏中三足鼎立的战略均势基本上防止了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外交使团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八千字长文的电报,详述了战后苏联的战略意图和做法,并主张美国政府采取非军事手段加以遏制。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发表演说,公开指责社会主义苏联,宣称欧洲“铁幕”已经落下,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一年后的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把遏制共产主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这是人们谈论冷战形成过程时的普遍叙事。但是,这种叙事注重的都是西方单方面的电报和演讲,而没有谈及东西方在事实上的冲突。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