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朝鲜战争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2020年11月06日  |  来源:观察者网  |  阅读量:6080

“中间地带理论”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是一个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世界在战后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中国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也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成员。但是,这种依照意识形态划分的两大阵营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毛泽东最早看到了这一点,世界政治的格局必须要突破两大阵营的框架,中国一定要以独立自主的身份走上国际舞台跟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往。

1963年,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第一个中间地带是亚、非、拉地区的国家;第二个中间地带是欧洲,毛泽东希望把这两个中间地带作为中国突破封锁的前沿阵地。

六十年代中期,“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初步奏效。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得以突破,这个消息在当时震惊了全世界。

1964年中法建交后,毛泽东进一步扩大了“第二中间地带的范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中间地带, 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这个理论事实上把美苏之外的其它地区都纳入了可以争取的中间地带。

到了七十年代初,毛泽东把中间地带理论进一步发展为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  

结语

显而易见,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绝非联合国等政府间国际组织成立那么简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的战略均势才是决定国际秩序的根本力量。

战后,社会主义的兴起和两大阵营的对峙和均势,苏东崩溃后世界多极力量的博弈和均势是都跟70年前的朝鲜战争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中国当年没有出兵朝鲜,没有把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军队从鸭绿江边推回到三八线,就很难想象社会主义在印度支那半岛上的迅猛发展,东西两大阵营的对峙就可能失去平衡;

如果中国当年没有出兵朝鲜,也很难想象中国能够摆脱苏联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成为第三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最终形成世界的多极力量的战略平衡。

在抗美援朝战争后的70年,仅以此文纪念这场对形成战后国际秩序产生过重要作用的战争。 

(寒竹,旅美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