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栋:印度正释放一个战略探空气球
2020年07月13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1927

近日,有报道称印度将正式邀请澳大利亚参与于今年底举行的马拉巴尔海军演习。该演习本为美印双边军事演习,于2015年扩展为美印日三边海军演习。有评论认为,如果澳大利亚真的参加今年的马拉巴尔演习,将意味着该演习与“四国集团”的重叠,有成为四国集团军事支柱的可能性。这也意味着“四国集团”机制上升为外交部长对话机制以后,向军事化方向迈出新的一步。

事实上,早在2007年,澳大利亚就参加了马拉巴尔海军演习。当年,马拉巴尔演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西太平洋,在印度与日本之间举行。第二阶段在孟加拉湾,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都参加了。当时,中国向相关国家表达了抗议。印度和澳大利亚都非常在意中国的态度,就在这一问题上冷淡下来。中国关切的不是澳大利亚是否加入演习。因为在客观上,澳大利亚已与美国建立起同盟关系,并实现了行动指挥层面的高度一体化,再加入一个新的多边军事演习机制,军事意义是有限的。中国在意的是:这一地区是否会出现一个美日印澳四国海上准同盟体系,从而形成一种陆地对海洋的新战略对峙格局。这不仅对中国,对整个地区甚至是整个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繁荣,都将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印澳之间实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战略竞争关系。作为印度洋地区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印度与澳大利亚之间的相互警惕很深。印度一直想借促进战略合作之机,为印度人在澳大利亚的就业等问题打开大门,最终像主导美国一些关键经济领域一样,去主导澳大利亚的一些经济领域。对于这一问题,由于澳大利亚离印度更近,国力也更弱,显然比美国更加敏感。因此,一方面是印度看不上澳大利亚的战略地位,澳大利亚既不如美国那样重要,也不如日本那样对华战略目标稳定,认为澳大利亚与自己不在一个层级上,不值得为了澳大利亚触怒中国。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对印度的战略警惕一直未减,对印度进入自己的市场尤其是就业市场,高度敏感。两国在军事、战略方面的合作,虽然在过去几年中有很大突破,但一直也很难越过这道坎。

现在,印度传出将邀请澳大利亚参加军演的声音,这既是给澳大利亚听的,更是给中国听的,本质上说仍是印度对华战略博弈的一个手段。当然,从客观上看,由于现在中印关系和中澳关系同时恶化,两国对中国反对的顾虑确实下降了。

如果印度真的邀请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演习,甚至将澳大利亚变成一个固定成员,将从根本上促使中国改变对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战略定位。这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主要关切点是经贸,不是战略与安全。对印度则不同。从中国方面来看,虽然过去与印度之间的问题很多,但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却一直没有变。印度同时出现在中国外交的三个领域:邻国、发展中国家和大国。两国间虽有摩擦、冲突和战略竞争,但也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都有改革国际体系以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共同需要,是发展道路上的伙伴。正因为此,虽然过去几年中,中印之间的问题不断,边境对峙时有发生,但两国最终还是能够回到和平解决争端的轨道。

可如果印度真的把马拉巴尔演习做成“四国集团”的一个重要军事支柱,这个集团就有军事化、实体化可能。如此一来,中印间传统的战略定位会受到重大冲击。与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不同,中国与印度之间有漫长的边界线,有几千年的人文交流史,也有很多地区层面的利益交叉点。毕竟,与印度相比,美国过于强大,澳大利亚过于遥远,日本对中国经济又过于重要。中国影响印度的手段,也远远比影响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手段要多得多,也要强得多。

当然,这取决于印度自己的战略设计,外部力量对其影响有限。印度的大国战略包括两个要点:一是,与其他大国合作平衡中国,削弱中国崛起对印度的战略压力;二是,保持自己的战略独立性和外交自主性,防止自己失去大国地位和未来的崛起可能。所以印度既欢迎“印太”这个概念,又与美国版“印太战略”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成为美国同盟体系中的小伙伴和战略附庸。现在,印度确实面临一个战略两难:如果不加强与美日澳的联系,自己难以独自对抗中国;如果加强与美日澳的战略合作,又可能失去战略自主,等于变相承认过去几年大国战略的失败。

也许变个思路,印度会更容易选择。毕竟,很多关系是可以选择的,可以随时变化的;但是,邻居关系是不能选择的,也是不能变化的。

(张家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