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综述】第二届全球治理前沿论坛暨“百年变局下的全球环境治理与中国角色”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2年11月01日  |  来源:国政学人  |  阅读量:6312

2022年10月29日,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山东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环境政治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全球治理前沿论坛暨“百年变局下的全球环境治理与中国角色”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近40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方式参会并发言。

开幕式由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院长、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昌明主持,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邢占军,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奔,山东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心主任、讲席教授秦亚青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邢占军在致辞中代表山东大学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对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成就做了介绍。他表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环境问题无国界,生态环境变化对我们每一个国家都有重要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会议的主题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推动山东大学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并为推动我国的全球环境治理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马奔在致辞中代表学院欢迎与会专家,他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专业沿革、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师资整体水平、教育科研投入、新兴专业建设等方面向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整体性的介绍。他指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智库建设,加大对国际关系专业的投入,通过与东北亚学院联合发展带动学科整体进步。

秦亚青在致辞中对学校及学院领导的支持、参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会议主题契合“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举措。当前,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权力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治理受到严重挑战,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在全球治理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是全球环境治理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是能够在参与和引领这两个方面都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中国怎样参与、怎样引领、怎样通过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地球命运共同体是此次会议研讨的重要内容。

研讨会分为主旨发言和分论坛讨论两部分。主旨发言环节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慧明主持,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教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研究员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中国视点》。他以中国全球生态安全观的形成发展、中国全球生态安全观的三重维度、后疫情时代全球生态安全问题的中国主张为主要脉络,从中国视角分析了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讨论了中国全球生态安全观的三重维度“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全球生态安全”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导的全球生态安全共同体” “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并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中国推动全球生态安全的立场,讨论了中国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教授以《从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看全球环境治理和中国角色的变迁》为题作主旨演讲。张海滨基于联合国环境大会通过的决议内容和个人的谈判体会分析了全球环境治理和中国角色的变迁。他指出全球环境治理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局面,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的角色正从积极参与者转向积极贡献者,影响日益增大,但距离高引领者还有很大距离,尤其在议程设定方面能力有限,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员李俊峰的发言题目是《全球环境治理——中国角色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他以“全球气候治理规范全球发展与环境秩序”为核心观点进行了发言,强调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最后,他表示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更需要世界,中国需要回顾过去扮演的角色,思考未来会发生的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庄贵阳的发言题目是《全球气候治理形势下的中国碳中和进程》。庄贵阳对全球气候治理形势做出了总体判断,认为当前全球气候已经进入紧急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他指出中国“双碳”目标的内涵在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并基于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碳中和的战略取向分析了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条件以及技术路径。最后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双碳”行动逻辑、“双碳”分阶段目标安排做了清晰的梳理。他表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加速助跑,中国应积极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但碳中和的进程急不得、等不得。

主旨发言第二阶段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昕蕾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薄燕教授、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丁金光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教授分别做了主旨发言。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薄燕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角色成长及其逻辑》为题作主旨演讲。薄燕以“国家角色成长”概念为切入口,探究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角色成长逻辑及其作用路径。她指出角色成长是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地位、功能和影响的积极变化,是国家自我预期和他者预期的统一。在关于中国角色成长的路径问题上,她将其总结为四种主要逻辑:主动性、统筹治理、角色协调以及积极参与体系规范塑造。她指出,中国的国家角色成长将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经验。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丁金光以《我国暂停与美国气候变化商谈的原因及其影响》为题作主旨演讲。丁金光讨论了中国暂停与美国商谈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他强调中美气候商谈的僵持状态并不会影响中国与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合作,中国将会持续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立场并没有改变,将会继续参与和推动关于气候问题的合作。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教授以《中国气候外交的大国担当:理念、原则与实践》为题作主旨演讲。李强从具体理念、原则和实践三个角度讨论了中国的气候外交问题。他指出中国气候外交的理念是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最大的全球共识,推动构建和完善联合国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多边体系;公平原则是中国气候外交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达成全球减排协议的必要前提;中国始终在实践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展现大国担当精神。

分论坛研讨分设两个论坛,分论坛一围绕“百年变局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迁”和“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权力博弈与中国角色”两个议题展开讨论,分论坛二围绕“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建构与中国角色”和“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制度竞合与中国角色”两个议题展开讨论。

分论坛一的第一议题“百年变局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迁”由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毛维准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王联合深入分析了中美气候合作的动力、方向与障碍,强调中美双方在合作减排方面不仅是世界减排的中流砥柱,还因无法承担无所作为的代价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较强的合作动力。同时指出中美合作因战略互信缺乏、国会决策迟缓、美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国内地方政府掣肘、地缘政治争端等面临诸多困难与障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蔡华杰主要讨论了新自由主义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影响,着重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生态环境治理术”及其政治合法性质疑与超越。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慧明对人类世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使命担当进行了剖析。他指出,人类世虽然仍有争论,但已经成为思考和看待人类发展危机的重要视角,全球气候变化已经给人类社会发展设置了边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与世界的复合生态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中国的碳中和战略与使命担当。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康晓探讨了复合全球治理视角下的气候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着重讨论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联性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的互动,并在最后展望了全球气候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的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研究员张锐主要探讨了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能源治理的发展趋势、范式转换、议题革新、合作障碍,并提出了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对策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汪万发着重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环境治理的延续与变革。

分论坛一的第二议题“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权力博弈与中国角色”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教授主持。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毛维准以中美大国竞争的大背景为切入点,指出美国关于东盟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动议以精准竞争、规范操纵、议题捆绑为手段,力图在全领域建构存在感。他基于此提出中美的竞合空间,并表示中国发起全球安全倡议和发展倡议的落实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凯指出北极目前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从单一到复杂、从传统到新兴、从区域到全球的发展趋势,治理机制呈现多机制横向互动和纵向互动并存的治理模式,并对机制之间存在相互抵消作用提出质疑。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肖兰兰以碳中和为背景探讨了中国首脑外交对于国家绿色战略能力的塑造作用,指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首脑外交的开展具有高频运作、数量激增、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理念供给“外溢性”不断加强以及综合影响力不断上升的新特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石晨霞梳理了全球气候治理与当前国际形势之间的三对矛盾,并对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寇静娜着重分析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能源角色的定位。她指出,部分东南亚国家存在资源丰富却技术落后的矛盾,同时这一矛盾也为中国和东盟进行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讲师李艾桐基于详细的数据梳理了过去十五年中国的风电产业和政策调控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并讨论了风电产业政策的演变特点,为中国未来风电能源的转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分论坛二的第一议题“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建构与中国角色”由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赵斌主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陈俊从价值、政治哲学和伦理道德角度对全球气候问题重新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气候问题已将人类共同命运结合起来,现有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低效使得我们必须对现有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国际关系进行深刻的道德反思。针对于西方狭隘的平等主义,中国应当发展基于平等主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平等的排放机会和发展机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政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高翔认为环境议题谈判中的意识形态倾向和中国学者在环境治理领域内的知识输出影响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内的话语构建。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冯玉铭以地球工程叙事为例论证了全球环境治理领域内科学概念演化为政治议题的理论逻辑。他认为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滞后于自然科学研究,使得中国在全球环境议题上失去了话语竞争力,应当加强自然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共同建设,以推动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奕彤从国际法角度论证了北极治理与南极治理的不同特征,前者基于完善的国际法,而后者则带有更加强烈的地缘政治色彩,应当防止科学叙事变为政治叙述,推动极地治理的良性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盛春红从诠释主义角度解释了西方对于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的认识偏差,就如何讲好中国的气候故事提出了重要建议。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余博闻认为全球治理天然具有非中性特征,美国推动环境治理议题发展的行为及其自身努力是为了获得对于中国的相对优势,并为中国应当采取的反制措施提供了建议。

分论坛二的第二议题“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制度竞合与中国角色”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陈俊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赵斌认为全球环境治理中关于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合作中的资源投入严重不足,表现为气候融资行动与承诺不足和技术转让有限两大问题。他进一步指出应当加强在治理合作中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投入,以维持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的稳定发展。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昕蕾认为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峻向能源安全韧性治理提出了挑战,应当重视能源部门的韧性治理战略、系统性完善能源安全韧性治理中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气候适应性能力。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刘慧指出西方福利资本主义出现了系统性危机,对于市场和政策的强调导致了气候治理能力的降低,中国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向前发展。外交学院环境外交研究中心主任董亮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国际气候机制的演变,他认为国际气候机制由于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总是呈现动态变化,其有效性受限于间歇性制度困境。英国巴斯大学国际发展专业助理教授孙一先认为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应当重视中国与非政府行为体的互动,并就中国如何提出自己的跨国治理实践、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提供了建议。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周逸江提出,国际组织缔约方偏好的异质性关键地决定了国际组织自主性变化趋势,应当重视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互动。

会议最后由秦亚青教授进行了总结。秦亚青对会议的主办方、与会的各个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组织会议的老师和会务人员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各位学者、专家的宝贵发言激活了思想,表现了在全球治理领域,特别是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的高水平研究。他认为本次会议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研讨会汇聚了国内环境治理领域的优秀学者专家,中青年学者成为了研究的主力军,这是对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十分利好的现象;第二,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和研究成果展现了很高的水平,从治理理念、治理实践乃至具体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整体上反映了此次会议的高水平、高质量;第三,与会学者紧扣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角色和战略这一主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他进一步从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角色和战略行动出发,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和研究问题。首先,中国的角色背景方面,权力博弈、权力竞合、话语建构作为中国的角色背景,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这种关联会产生什么不确定性,如何应对此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其次,中国的角色认知方面,是否以及为什么存在中国角色的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之间的不吻合?如何应对以及如何消弭这种不吻合是中国未来在环境治理中应当解决的问题;最后,中国的角色变化方面,中国角色的变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应有之义,中国角色如何变化、变化的条件、如何激活此种条件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顺利举行为讨论“百年变局下的全球环境治理与中国角色”汇集了重要的理论与智慧,展现了国内全球环境治理研究的高水平,提示了研究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议题的新方向和新可能,也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推进学术交流、深化全球治理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撰稿:刘妍希、李晓宇、李家沛,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