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贫困肖像:货币贫困线是如何确定的?
2021年04月19日  |  来源:复旦国际发展知识  |  阅读量:9510
关键词:

编者按:自1999年以来,全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减少了10亿以上。然而,受到COVID-19的大范围冲击,全球贫困人口出现了20年以来首次大幅度反弹。据世界银行估计,2020年极端贫困人口将增加8800-9300万人;新贫困人口总数约达到1.19-1.24亿。而当前全球超过70%的贫困人口生活在非洲大陆,非洲成为全球协力消除贫困的攻坚地带。理解贫困才可消除贫困,这就需确定贫困的衡量维度与测算标准。世界银行2015年以2011年价格水平为基准,确定了1.9美元每人每天的国际贫困线。在国际通行的贫困线内涵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各国又根据历年国内家庭调查统计出国家贫困指标。为了从起点处理解贫困,本篇报告重点分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减贫战略报告,以期全面直观地理解非洲国家货币贫困线的产生、分类与评估。本篇报告将作为“非洲贫困肖像”系列报告的第一篇,为后续深入洞察非洲贫困提供基础。

内容提要:国际通行的货币贫困线包括食物贫困线(Food Poverty Line)、非食物贫困线(Non-Food Poverty Line),以及绝对/极端/总贫困线(Absolute/Extreme/Total Poverty Line)。而各国在具体统计计算时,又衍生出国家层面的贫困线分类。

根据IMF的减贫战略报告,非洲各国的国家贫困线并非与国际贫困线完全一致,各国之间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各非洲国家贫困线的统计年份跨度较大,更新频率不一。同时,一国内部也通常划分了不同区域、不同消费水平的贫困阈值。

在调查的54个非洲国家中,为IMF减贫战略报告对象国的有35个,其余国家数据从国家统计局等官方渠道补充。在数据可得的非洲国家中,16个国家贫困线高于1.9美元的国际绝对贫困线,其中最高值为塞舌尔,其2019年标准为2011年购买力平价下每人每天22.96美元,2013年标准为每人每天13.03美元;18个国家的国家贫困线低于1.9美元的国际绝对贫困线,其中最低值为乌干达,仅为每人每天0.152美元;另外有两个国家采取的是国际绝对贫困线。

一、导语:如何定义贫困?

收入或消费是影响人类福祉的重要因素,因此传统上以人们收入或消费的货币量来定义和衡量贫困。世界银行每人每天收入1.9$的指标是最广为应用的贫困与非贫困的界定门槛。但穷人的贫困体验不局限于货币收入的匮乏,还涉及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剥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即使一些人日收入超过1.9$,他们获得教育、医疗等维持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依然很稀缺、无法逃离贫困的境况。因此需要从更多维度审视贫困现象。

阿马蒂亚·森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效用和收入不能准确衡量贫困,“功能的可行能力”才是真正区分贫困与非贫困生活状态的方法。“功能的可行能力”指一个人结合个人特点和对商品的支配在功能选择的形式上的自由”,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往往被剥夺了做出基本选择和采取有用行为的权利。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多维(Multidimensional Poverty)的概念:即认为贫困是穷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剥夺——如健康状况不佳、缺乏教育、生活水平不足、丧失权力、工作质量差、暴力威胁和生活在环境危险的地区等。多维贫困可以比货币贫困更全面地描述贫困的图景。

贫困定义被扩大到福祉剥夺的多元维度带来的问题是:作为一种多维概念,贫困如何被量化?世界银行的多维衡量标准将消费或收入作为福利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几项对教育和公用事业(如水、电和卫生设施)可及性的直接衡量标准。关于多维贫困的测量指标主要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及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OPHI)。代表性的指标有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中的人类贫困指数(HPI)和UNDP-OPHI联合发布的全球多维贫困指数(MPI)和。MPI由三个方面(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水平)构成,通过10个指标来测量贫困(图1)。

图1 全球多维贫困指数(Global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MPI)的构成

图片来源:Oxford Poverty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OPHI)

在非洲,多数国家采取贫困的多维定义。IMF减贫战略报告中,非洲国家多将贫困划分为货币贫困(Monetary Poverty)和非货币贫困/人的贫困(Non-Monetary Poverty/ Human Poverty)两个维度。前者以收入或者消费等货币可衡量的指标测量,后者则关注健康、教育等难以货币测量的方面。

非洲国家的非货币贫困在沿用国际组织的非货币贫困分类的基础上,依据国情差异而各有不同。大多数国家的贫困定义包含教育、健康、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等相关指标。刚果在其减贫战略文件中将贫困定义为“货币的维度”和“人的维度”,后者主要指“低收入和穷人获得基本服务的机会”。赤道几内亚的多维贫困不仅指低收入和消费疲软,还包括“营养不良和恶劣的生活条件,以及难以获得公共和基本社会服务(保健、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等)”。刚果金还将“有罪不罚的不公正文化”视为贫困的一个方面。

IMF减贫战略报告中非洲国家的货币贫困是本篇报告的分析重点。虽然这仅能让我们管中窥豹地认识非洲的贫困状况,但由于以货币为指标的测量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可比性较高,对货币贫困线的报告可以作为描绘非洲贫困“肖像”的“起笔”。

二、货币贫困线包含哪些种类?货币贫困如何产生?

2.1货币贫困线类别

货币贫困的衡量主要依据货币贫困线。虽然货币贫困线衡量的仅仅是多维贫困中的收入或消费维度的贫困程度,但其中也分为几个评估指标。国际通行的货币贫困线包括食物贫困线(Food Poverty Line)、非食物贫困线(Non-Food Poverty Line),以及绝对/极端/总贫困线(Absolute/Extreme/Total Poverty Line)。而各国在具体统计计算时,又衍生出国家层面的贫困线分类。国家的货币贫困线分为食物/极端/绝对贫困线、偏低贫困线(Lower Poverty Line)、非食物贫困线、总贫困线与偏高贫困线(Upper Poverty Line)。虽然名称各异,但国际与国家层面相对应的贫困线分类的内涵本质相通。本文分别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介绍货币贫困线的分类。

非食物贫困线(Non-Food Poverty Line)指向最基本需求满足的非食物价格水平,通常包括住房、衣物、可用水等社会经济生活维持的基本生活资料,而在具体确定非食物必需品的种类和价值时常有较大变化。一般而言,假设一户家庭在不消费非食品物品的极端条件下,有能力满足基本的食品需求;但他们现实中并非如此,是因为他们认为用于购买非食品的那部分支出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对于有些国家而言,这些贫困户非食品支出的中值构成了非食品贫困线的初步估算,该数值与食品贫困线之和即为绝对贫困线(Absolute/Extreme Poverty Line)。另一些国家则将有上述行为的贫困户的非食品支出与食品支出之和作为绝对贫困线,又称为总贫困线(Total Poverty Line)。

在国家具体的贫困状况调查中,往往为了满足现实测量的标准化和可把握性,需要确定明确的最低门槛,所以各国把食物贫困线称为绝对/极端贫困线(Absolute/Extreme Poverty Line),作为国家统计贫困水平的核心基准。它的本质内涵和国际层面的食物贫困线一致,都是满足人体生存最低卡路里数的食品价格。然而,由于各国所选取的食品种类、数量、价格不尽相同,各国的食物贫困线差异较大。国家的总贫困线(Total Poverty Line)即为食物贫困线与非食物贫困线之和,此处的非食物贫困线的含义等同于国际定义。一般而言,偏低贫困线指的是贫困户用于非食品部分支出的中值与食品部分之和,这种情况下贫困户牺牲了部分食物需求;偏高贫困线对应的是家庭在不做出牺牲的情况下满足基本粮食需求所需的人均支出水平,包括了食物部分和非食物部分。

综合以上各类主要货币贫困线种类,纵使名称纷杂,但相对应的贫困线的内涵是互通的。一般而言在数值上:

国际食物贫困线=国家食物贫困线=国家极端贫困线;

国际绝对贫困线=国家总贫困线=国家偏高贫困线=食物贫困线与非食物贫困线之和。

除了这些根据客观价值确定的货币贫困线,还有一类依据贫困人口收入在所属经济社会的比例确定的贫困线,为相对贫困线。这类贫困线不同于单纯衡量贫困人口经济情况的贫困线,重点在于把握贫困人口相对于整体人口的收入水平。

2.2.货币贫困线计算方法

从货币贫困线的本质定义出发,货币贫困线指向每一成年人平均一年所有基本生活资料消费成本。总体来说,货币贫困线分为绝对贫困线与相对贫困线。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与货币币值不尽相同,探究各国国家贫困线的计算方法成为必要。因为各国贫困线的计算遵循国际一般方法,此报告主要依据国际贫困线的分类,介绍计算方法。

A. 绝对贫困线

基本需求方法(the basic needs approach)是衡量绝对贫困线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意义上,“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房和衣物;而现代定义更强调基本需求的消费的产品与服务的维度,即不仅仅包括基本生活资料,还包含卫生设施、教育与医疗健康。

基本需求可以分为两类:食物需求与非食物需求。因此,基本需求方法分为三个评估步骤:

1)食物贫困线(FPL):

国际上,一篮子食品基于人体生存最低营养需求确定,购买该食品篮子所需价格即为食品贫困线。大多数国家以膳食能量作为国民营养状况的衡量指标。各国遵循粮农组织与世卫组织提出的每日能量津贴(RDA)所建议的维持健康与发展的体力活动所需的热量。世界粮农组织使用2100千卡每人每天的消费值作为食物贫困阈值,而各国规定的膳食能量标准不尽相同、所选取的食物类型与数量也有所差异,如一些国家对城乡、男女等不同居民群体采取不同的食物热量标准。

大部分国家采用食物篮子法确定最低能量阈值,有关食物消费的基本数据来自各国开展的住户调查,如住户收入与开支调查(HIES)、住户食物消费量调查(HFCS)。譬如,苏丹通过加总住户所有食品消费,确定食物篮子的构成成分,并以人均消费作为食物贫困线的衡量维度。在具体操作上,苏丹以占底层人口60%的人均消费确定食物篮子,一篮子食品的日价值为每人1.89苏丹镑,而这部分人口实际的平均每日热量摄取量约为每人2000卡路里;同时以2400千卡作为最低能量阈值。因此,每日食物贫困线的价值应为每人2.27苏丹镑(= 1.89 x 2400/2000)。

诸如孟加拉等少数国家采用直接卡路里摄入(DCI)方法,即当家庭的人均能量消费低于提前设定的能量值,就被认为处于食物贫困。该方法计算参考人口消费的所有食物的总支出和总千卡之间的比率,记为每千卡的价格估计值。当这个数字乘以能量阈值时,就提供了食物贫困线的估计值。该方法避免了确定一个食物篮子,但要求运算量较大,需要将参考人口的所有粮食消费转换成能源当量。

2)非食物贫困线(UFPL):

非食物贫困线指向非食物的基本需求价值,一般采取三种测量方法。

其一是定义列表法。操作意义上,非食物基本需求需要一个可衡量的定义,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衣服、鞋子、住所、燃料与照明、健康医疗、教育等维度,每个维度都确定了每人的消费成本。因此,非食物贫困线通常很主观,从其定义的维度中任意加入或删去一个因素会直接影响非食物贫困线的测量,进而影响总贫困线。

其二是回归法。该方法来自世界银行,以非粮食基本需要的特定定义为前提,对人均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进行简单线性回归,以α作为总支出符合食物贫困线的家庭的粮食份额估计系数。

其三是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许多国家采取更务实的方法,它们直接用家庭支出在食物贫困线之内固定百分点的家庭作为样本,用食物支出除以总支持算出恩格尔系数,浮动的百分比一般选取为10%。

3)总贫困线(TPL):

总贫困线是食物贫困线加上非食物需求的货币成本(非食物贫困线)所确定的贫困门槛:TPL = FPL+NFPL。而根据非食物贫困线的回归方法,TPL=FPL+(1-α)*FPL,或者TPL =(2-α)*FPL。根据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总贫困线也等于食物贫困线除以恩格尔系数。

B. 相对贫困线

相对贫困线衡量相对一国其他群体,较低层次的收入水平。以收入为基础的相对贫困线往往是人均收入分配的中位数或平均值的简单函数。相对贫困线不同于绝对贫困线,它将观测人口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考虑在内。其前提假设在于,一个人是否贫困取决于其收入相对于同一经济系统中其他收入水平的情况。相对贫困门槛一般被认为是一国扣除社会转移后同等可支配收入中值的50%。因而,即使根据购买力平价调整价格后,各国之间的相对贫困线差异仍较为悬殊。

然而,相对贫困线容易受到中心值的变化以及人均收入分配形式的影响。因此,它们不适用于跨时期比较贫困情况。

C. 多维贫困线

最低基本需要(MBN)(也称为未满足的基本需要(UBN))方法在一些国家成为货币贫困线的补充指标。这种方法选择、估计和监测代表贫困不同层面的更为丰富的指标,主要分为营养不良、基础教育、健康照护、性别平等等维度。

最具代表性的是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HPI),包括预期寿命、识字率、教育水平、生活水平和社会包容。HDI设定了0-1的单位数值,为每个维度设置了一个最小值和一个最大值,以衡量每个国家相对于这些指标的位置,数值越大则发展程度越理想。HDI分为三个衡量要素:1.健康:以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来衡量;2.知识:通过成人识字率和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总入学率的结合来衡量;3.生活水平: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美元)计算。HDI即为衡量每个维度的标准化指标的几何平均值。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