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非洲各国的货币贫困线实况如何?
减贫战略报告(PRSP)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成员国参与编写的贫困评估与政策文件,旨在帮助受援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各国的减贫战略报告每三年更新一次,它描述了一国在三年或更长时间内减少贫困和促进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以及融资方案。临时减贫战略文件(I-PRSPs)则总结一国近期的贫困状况,描述既有的减贫战略。减贫战略报告的内容将作为评估各国在重债穷国倡议和其他货币援助条款下债务减免的重要条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举了减贫战略报告制定的五项核心原则。首先,减贫战略应由成员国主导(country-driven),各国应在贫困评估中促进社会公民的广泛参与。其次,减贫战略是结果导向的(result-oriented),注重提升贫困人口的权益。第三,减贫战略应全面(comprehensive)分析贫困的多重维度。第四,减贫战略注重伙伴关系(partner-oriented),要让各国政府、国内利益相关者和境外援助等多个发展伙伴参与进来。最后,减贫战略的制定应考虑减贫的长期目标(long-term perspective)。目前,一共有67国加入了减贫战略报告的编撰,非洲一共35国,报告的时间跨度从2000年至2016年不等。大部分减贫战略报告中的国家贫困线来自各国统计局开展的普查数据。
从各国报告来看,大部分非洲国家在计算不同的货币贫困线时都使用到食物贫困线,作为计算内容之一。明确给出食物贫困线的国家共30个。每个国家的食物贫困线标准(即人均日摄入卡路里量)基本沿用至今,范围从2095至2700卡路里不等。换算后不难发现,这些国家的食物贫困线在2011年购买力平价下均值为人均每天2.17美元;中位数为人均每天1.15美元;最高值为塞舌尔,人均每天12.64美元;最低值为几内亚,人均每天0.25美元。
在食物贫困线的基准确定上,膳食能量被作为普遍的参照指标,但各非洲国家的具体数值与方法不尽相同。与2100千卡为人均日摄入量的传统方法不同,塞舌尔的估计费用是根据塞舌尔官方建议的每日食物分量的费用计算的食物篮。其余国家则采用不同的人均日热量需求确定食物贫困线。IMF减贫战略报告中各非洲国家可得的食物能量阈值数据统计于下图(图2、图3)。
图2 非洲各国膳食能量阈值图(Kcal,每人每天)
注:突尼斯与乍得的国家膳食能量阀值以各地区平均值计算
图3 29国国家食物贫困线对比图(2011年购买力平价下,美元/人/天)
与1.9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相比,2011年购买力平价下,数据可得的IMF减贫战略报告对象国中,16个国家的总贫困线高于此标准,其中最高值为塞舌尔,其2019年标准为每人每天22.96美元;索马里和博茨瓦纳采取的是1.9美元标准;18个国家的总贫困线低于1.9美元,其中最低值为乌干达,其2017年标准仅为每人每天0.152美元。关于非洲各地区贫困概况,东非地区国家贫困线均值约为人均每天4.81美元,存在6.97的上下浮动;西非地区的国家贫困线均值约为每人每天2.63美元,波动幅度约为1.1;而南非地区平均国家贫困线为1.37美元,浮动程度约为0.8。(图4)
图4 2011年购买力平价下国家贫困线(美元/人/天)
具备可得信息的非洲国家,其非食物贫困线通常依据接近食物贫困阈值的家庭的基本非食物支出成本确定(如住房、教育、饮用水、健康医疗等的支出)。和IMF减贫战略报告一致,非洲国家的国际绝对贫困线/国家总(偏高)贫困线是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的加总。
在贫困线的具体统计上,除了普遍的食物贫困线和总贫困线,有部分国家区分了更为精细的偏低贫困线(lower poverty line)和偏高贫困线(upper poverty line),包括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加纳、尼日尔十国。
表1 非洲十国2011年购买力平价下偏高与偏低贫困线(仅列出数据可得的国家)
而关于IMF减贫战略报告所反映出的非洲各国的相对贫困线较少,或是各类民调普查的时空局限性与方法不一致所致。拥有相对贫困线的国家为科特迪瓦。根据1985年永久住户调查(EPAM 85)的数据,科特迪瓦的相对贫困线等于每人每年7.5万非洲法郎。这一数额根据1985年2月至1986年1月阿比让市市场上的消费价格进行评估,相当于该年最贫穷的10%人口的最高消费支出。该国其他地区与阿比让市之间的价格差异用平减指数进行了调整。
四、结语:初描非洲各国的货币贫困维度
国家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等全国普查数据,为各国依据国情,准确划定贫困线提供基础。非洲各国均开展了种类繁多的社会经济调查,具体可分为:国家经济与社会状况调查、住户生活调查(EPCV)、消费预算调查(EBC)、家庭收支调查(IRDF)、核心福利指标问卷(CWIQ)、优先度调查(ESP)等。各国在调查中运用了最低需求方法和福利指标,以及Foster-Greer-Thorbecke指数(FGT)。FGT指数通过赋予贫困个人更高的权重,成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的综合指标。FGT的数值越高,则一个经济体中的贫困人口与越多。毛里塔尼亚、贝宁等国在普查中使用了该指数。
基本上,虽起止年份和调查频率不一,所有非洲国家都开展了类似数据收集和贫困感知排摸工作。但在此过程中不少国家均出现了各类调查使用方法不统一、地域与时间局限性等问题,导致各问卷之间的可比性降低。因此尽管前期有零散的住户生活条件数据,但报告反映出很多国家不得不重新部署调查工作,以形成全国统一的贫困线。
在本报告研究的所有54个非洲国家中,除4个国家(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斯威士兰、安哥拉)贫困线缺失外,仅有8个国家的贫困线按照农村/城市进行区分,其余42个国家的贫困线是全国统一的。图5显示了非洲各国记录国家贫困线的年份。
由图可知,各非洲国家统计国家贫困线的年份跨度较大,从1990s到2010s不等。有些国家关注到了币值、居民生活水平、各地区发展程度等的历年变动,对国家贫困线计算进行及时调整,如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而有些国家贫困线更新较为滞后,如卢旺达、中非共和国、尼日尔等国。还有部分国家由于基础薄弱、国内局势不稳等原因,贫困线统计起步较晚或不连续,这阻碍了它们对本国贫困状况的认知了解,进而使它们的减贫规划相比其他国家更加滞后,如苏丹、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毛里求斯等国。
作为一种多维现象,贫困在非洲还有更多样的面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非洲各国的非货币贫困测量。非货币贫困展示了非洲贫困更加深层次和多样化的一面。深层次意味着对非洲贫困认识的增进,而多样化意味着跨国比较的难度的提升。寻找合理的方式呈现非洲国家的非货币贫困状况、完善非洲多维贫困的“肖像”将是本系列报告的后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