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骥:欧盟如何才能尽快找准战略定位?
2020年07月27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774

导语:欧盟各国领导人日前就疫后巨额财政支出计划达成一致。尽管谈判过程异常艰难,但与欧债危机时相比,欧盟这次达成协议的效率已算不低,因此这也可以算是一个德法展现共同领导力的时刻,为德国轮值主席国任期打开了良好开端。但欧盟依然面临一系列重大战略挑战,其中一个棘手难题就是它该如何应对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面对百年大变局带来的国际权力结构和秩序结构重大调整,欧盟已经在重新思考自身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战略定位问题,只是一时难以找准答案。

美国与欧盟关系

美国是欧洲的盟国,维系美欧联盟体系的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依然存在,然而本届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原则的冲击也使联盟体系内部的裂痕不断扩大。第一,美国政府对欧洲采取了越来越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在关税、北约军费分担、气候变化、伊核等一系列事关欧洲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步步紧逼,不顾盟国利益自利行事。第二,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对盟国的外交控制,要求欧洲盟国在外交和战略上与美保持一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近期访欧,就采取了协调、胁迫、奖赏三手并用的手段。英国等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在华为问题上的政策反复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第三,随着脱欧的实现,英国在外交、安全和战略上对美国的依赖增强,向大西洋主义的滑动更加显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总统马克龙不断重提欧洲“战略自主”的问题,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提出,如果美国不愿承担全球性大国的责任,德国将重新思考跨大西洋关系。近来,默克尔开始越来越多使用“主权”这个概念,而“主权”概念是法国欧洲政策的一个核心。这些新的战略思考,凸显了欧盟在欧美关系上的战略困境。

中国与欧盟关系

欧盟对中国定位正在发生复杂变化。一方面,欧盟开始反思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反思是随着中国不断上升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而发生的。欧洲不少人认为,第一,中国没有发生他们所希望的政治和社会“变化”。相反,中国的制度更加巩固,中国的吸引力在不断上升。第二,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后,不仅没有被欧美原有的国际制度体系所束缚和濡化,反而很好地利用了国际制度,从中获得更多的相对收益。在这点上,欧美是有高度共识的。但另一方面,欧盟又渴望获得中国巨大的市场。同时,在外交和全球治理领域,迫切希望发展和中国的多边主义伙伴关系。

因此,才会出现欧盟试图将中国定位为“谈判伙伴、经济竞争者和制度性竞争对手”这样复杂和矛盾的对象。而欧洲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对华政策也呈现出分化特征。这同样表明了欧盟在中欧关系上的战略困境。

中方对中欧关系的定位非常明确。中方多次指出,中国对欧盟是机遇不是威胁,是伙伴不是对手。中欧不是制度性竞争对手,而是长期全面战略伙伴。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可以看出,这一定位明显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是在全球战略的层面上来定位中欧关系。

结语

面对中美战略竞争的上升,欧盟面临的既是战略困境,也是战略机遇。马克龙在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法国和欧洲要避免出现被迫在美中之间进行选择的局面。德国轮值主席国将为欧盟带来一系列重大议程和强劲领导力,欧盟新的领导层也在构思对外关系的战略,中欧关系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欧盟希望成为世界格局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就需要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和旧秩序的惯性思维,把握国际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着眼于新秩序的构建,在其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定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