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洪:“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太战略构想的比较分析
2019年04月01日  |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2019年02期  |  阅读量:12614

“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太战略构想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最具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的战略规划,分别由中国和美国倡导并主导。中国倡导“一带一路”五年多来,通过互联互通和战略对接,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参与和大量国际组织的支持。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推行才一年多,其核心支持者就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印太地区大国,它们对“一带一路”持观望、怀疑甚至反对立场。印太战略主要针对中国,一旦完全实施,必将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并对“一带一路”形成某种钳制。因此,“一带一路”和印太战略很有可能成为未来若干年中美之间地缘政治经济竞争和战略博弈的主要竞技场。“一带一路”与印太战略能否避免对抗而进行某种程度的协调,关键在于双边合作特别是中美合作。2018年以来,中印、中日、中澳关系都出现和解与合作的势头,但中美关系因贸易战正走向低谷。如果不能有效管控中美之间的经贸冲突,“一带一路”和印太战略很有可能导致中美在地缘政治上的全面对抗。

地缘特点:大陆vs海洋

“一带一路”和印太战略都具有鲜明的地缘特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互联互通,海陆并进,但以欧亚大陆的发展合作为主。印太战略聚焦于地缘政治和安全,以海洋为立足点,目标是制衡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欧亚大陆国家。

(一)一带一路:立足欧亚、海陆并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来围绕三大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六大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新欧亚大陆桥)建设,“一带一路”全面推进。

“一带一路”借助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与欧亚大陆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具有海洋和大陆双重地缘因素。它初期的立足点是中国周边和沿线亚非发展中国家。2015年公布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领导人强调,“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峰会《联合公报》则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亚欧互联互通,但同时对非洲、拉美等其他地区开放。”此后,“一带一路”建设从海陆沿线国家和地区扩大到全球,特别是南太平洋岛国地区和拉美加勒比地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国已与13个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8年初在智利圣地亚哥举办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一带一路”特别声明》等三个文件,标志着中拉合作从此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意味着中拉合作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在南太平洋,新西兰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西方发达国家。201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纽埃、斐济和文莱也纷纷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合作更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亮点和典范。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28个非洲国家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至此,非洲共有37个国家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中非一致同意将“一带一路”议程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中非合作论坛日益成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平台。

(二)印太战略:立足两洋、剑指欧亚大陆。印太战略立足海洋,并且把长期以来在地缘政治和战略上分离的印度洋和太平洋联结起来,从美国西海岸到印度西海岸,核心是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四个海洋型国家,同时积极争取东南亚国家的参与和支持。

印度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其地缘政治和战略意义非常突出。其一,印度洋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宗货物海上航线和石油运输线。据统计,经过印度洋的集装箱运输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而从中东经印度洋海上航线到东亚的石油占全球的70%。印度洋西边的曼德海峡贯通大西洋、地中海和红海,东边的马六甲海峡联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对于任何一个依赖于海上运输的贸易大国来说,事关经济兴衰和国家安全。其二,印度洋周边地区充满了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和挑战。特别是南亚次大陆、中东和非洲东部是冲突热点地区,不仅存在大量历史遗留的领土纠纷、种族和宗教矛盾、核扩散等传统问题,而且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离主义活跃,贫困、难民、跨国犯罪等问题突出。其三,印度的崛起提升了印度洋的战略地位。印度是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上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印度主导次大陆和印度洋并走向全球的决心和行动都在加强,在大国博弈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正因为印度洋在全球商业、安全和战略上的重要性,有人称之为“21世纪全球战略的中心”。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海洋,位于亚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地缘政治和战略意义尤为明显。一是太平洋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活跃的地区,又集中了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经济体即美国、中国和日本,无论经济总量还是资本、市场、人力、科技等发展要素都在世界上占有极大比重。正因为如此,人们常说:世界的重心已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二是太平洋地区充满了大国竞争。如果印度洋地区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功能性的,那么太平洋地区的竞争和挑战更多地是结构性的。无论是具有全球影响的中美竞争,还是地区层面上的中日竞争,抑或非对称性的美朝对抗,都体现了双方在实力、制度和价值上的竞争和对抗。三是中国的崛起和太平洋两岸的中美关系对未来全球和地区秩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东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前所未有的中美贸易战如果升级到政治、安全和战略层面,则意味着新一轮大国竞争、对抗和冲突将不可避免。

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明确把中国和俄罗斯排斥在外。中国位于西太平洋,在印度洋有重要的利益和影响。俄罗斯在印太地区也有一定的利益和影响。然而,美国已把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试图通过印太战略,联合日、印、澳等海洋国家,利用海上优势,加强海上合作,对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欧亚主要大国进行战略包围,以制衡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和俄罗斯的再度复兴。印太战略体现了新世纪“海权”与“陆权”的地缘之争。

(三)地缘竞争与地缘合作。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突出互联互通和发展导向,其重点是欧亚大陆,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到非洲、拉美和大洋洲等大陆。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以海洋为纽带,通过加强美、日、印、澳四个海洋型国家为核心的政治协调和安全合作,对欧亚大陆的大国形成钳制,以维护其在全球和地区的主导地位。海上合作和安全导向将是印太战略的主要特点。

地缘竞争,特别是陆权与海权、陆上强国与海上强国之间的争夺是传统国际关系的常态。这种地缘竞争往往带来不稳定、冲突和战争。从古代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到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直至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美苏之间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都是这种地缘竞争的典型表现。未来新型国际关系的前途在于地缘合作。海上丝绸之路很大一部分与印太战略所覆盖地区有重合之处,中美双方在其间能否相互包容、合作需要超越传统国际关系的理念和模式。“一带一路”与印太战略能否开展某种程度的地缘合作,并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方面取得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美、日、印、澳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四个国家官方并未正式表态支持或加入“一带

1 2 3 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