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9月2日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报道,印度在2021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在GDP总量上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这一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究其原因,这部分是西方整体焦虑情绪的折射。在2010年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后,世界经济排行榜上上升最快的国家就是印度。印度从2010年世界GDP排名第九(还有一种统计是排名第十一),连续超过巴西、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而跃居第五。而且,这种超越看上去是历史性的。以印度目前的经济活力和潜力,无疑将继续拉开同经济陷入低迷状态的英国的差距,把前殖民宗主国英国持续抛在身后。有报告称,印度将可能在2029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在印度国内,这一报道同样引发高度关注。尤其恰逢印度独立75周年,莫迪总理8月15日在德里红堡演讲的热度还没有完全退却,他给印度人描绘了一个美好愿景,那就是要在2047年把印度建设成为发达国家。
对印度而言,在GDP总量上超越英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激起很多印度人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印度外长苏杰生曾在《印度之路:不确定世界下的战略》一书中称,印度虽然被英国殖民两百多年,但是印度没有采用民族屈辱的民族主义叙述,从未诉诸反西方情绪基础上的国内动员。然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不少印度媒体在报道中都称英国为“殖民我们的统治者”或者“殖民主子”,标题是“印度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相反,彭博社及西方媒体的标题用的却是“英国已经落后于印度,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其中的情绪差异,从标题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感受到。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印度人并没有忘记丘吉尔当年对印度的贬损和否定,例如称“印度人像兔子一样繁殖”“印度根本谈不上国家”“根本没有能力建立自治政府”等等。如今,印度GDP超过英国,等于是向曾经的殖民宗主国证明了自己。多年前,笔者在新德里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有英国与会者就直言,印度裔在英国影响越来越大,未来英国将被印度“殖民”。只是没想到,这个进程如此之快,印度裔的首相候选人苏纳克如果当选为英国首相,那无疑是英印关系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
其实,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英国与印度的关系就一直是疙疙瘩瘩的。英国认为,印度要感恩,感谢大英帝国将一个地理上的概念锻造成现代民族国家,还带来“现代文明”,帮助开化野蛮人,而且“开疆拓土”留给印度足够在南亚称霸的基业。相反,一些印度知识分子呼吁勿忘历史,铭记英国当年的残暴和犯下的罪行。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希·塔鲁尔的畅销书《不光彩的帝国:英国对印度做了什么》就是其中的典型。近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在访问阿根廷时,更是支持阿根廷“根据联合国大会和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的决议,找到与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有关的主权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惹恼了英国。英方称,英国对马岛的主权毋庸置疑,无需就主权问题与阿根廷进一步讨论。
当然,印度国内也有人对印度GDP超过英国一事泼冷水。沙希·塔鲁尔警告称,印度要继续努力,可别得意忘形。因为现实是,印度人口14亿而英国才6800万,印度人均GDP是2500美元而英国是4.7万美元。多年前,印度前外交秘书顾凯杰在担任驻华大使期间,笔者曾就印度经济前景咨询过他,他的答复是印度经济要超过德国和日本都尚需时日,何谈“赶中超美”呢。
对中国而言,无疑要看到印度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现实。那些以一直存在的种姓、宗教等问题就一口否定印度经济崛起可能性的声音,不值一驳。另一方面,也不要陷入西方舆论持续造势的印度“取代中国”的叙事陷阱。对中印来说,双方经济发展势头好对彼此都意味着更多的机会,而并非像西方舆论突出的零和竞争。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情况,印度的实际发展,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向来是以打破西方社会科学理论而著称的。这也是印度“不可思议”的地方。
(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