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栋:如何破解美国遏华三张牌?
2022年01月20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528

到今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已满一年时间。可以说,在这一年时间里,中美关系不仅没有改善,斗争与竞争反而更加深刻、具体。这说明,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超越党派及领导人的界线,具有跨党派共识的特征。在这一年里,拜登领导的美国政府极力诱逼日本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向其对华政策靠拢。

总体来看,美西方的对华战略主要有三张“牌”。

一是,在价值观上孤立中国。自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就进入低潮。被定义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如今占多数。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大多通过改革开放等方式,在经济等方面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因此,价值观是美国能够团结盟友、孤立中国的“最趁手工具之一”。不久前美国召开所谓“世界民主峰会”就是一例。

二是,在战略上围堵中国。美国一方面在巩固传统的同盟体系,另一方面也在对同盟体系进行“创新”。美国牵头组建了“美英澳安全倡议”(AUKUS),强化了四国机制,提出“印太战略”框架,并试图向经贸领域拓展。美国在努力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形态、多领域遏制中国的体系,且已得到一些国家的呼应与支持。目前,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海军力量,已经显示出对亚太事务的兴趣。这使得中国周边的战略态势更加复杂多样。

三是,在经济上疏远中国。美西方一方面在科技上对中国建立“小院高墙”,在与中国进行科技交流的同时,又妨碍中国获得核心的高科技能力。另一方面,美西方也在建立一些战略性经贸框架,以减少与中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欧自由贸易协定,美日贸易协定,日本牵头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重启,以及美国建立印太经济框架的设想,正试图推动一个新的世界经贸格局:核心是美日欧之间形成的一个零关税、零障碍、零补贴的经济共同体,延伸区将是CPTPP和其他自由贸易协议中的非西方成员。

综合来看,中国是通过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参与自由贸易体系之下的国际生产分工发展起来的。除非中国人自己选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中国推回到前苏联的战略孤立状态之中。但是,如果当前形势继续演进,中国或将在经贸、科技和战略等领域被美西方继续疏远,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循环的成本将会不断增加。这将在长期内损害中国经济,使中国在战略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对于这种局面,我们对外心态要稳,对内改革开放的动作要积极果断。

首先,对美国反华同盟体系的心态要稳。美国组建的反华圈子越大,中国的压力就越大。但与此同时,盟友的战略地位越高,美国的领导地位也就越弱。不久前,日本与澳大利亚签署《互惠准入协定》(RAA),将建立两国军事人员互访、开展训练和联合行动的法律框架。此前,日本只与美国签署了这类协议。这意味着,日本在安全上离开了传统的单一美国选项,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多极化进程。

其次,积极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民主不是政治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根本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制形态,即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民主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是区别于神权政治和君权政治的现代政治组织形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有可能民主,也都有可能专制。只要有合适的组织形态,社会主义有机会比资本主义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民主政治。美国正利用一些借口来煽动一些国家对“中国成为一个新苏联”的恐惧,并以此来组建反华意识形态统一战线。中国可以通过在国内切实加强包括民主制度在内的各方面建设,来应对这张“牌”。在过去四十多年中,中国人已经成功地用经济建设成果,反击了“中国经济崩溃论”。现在,中国当然有信心进一步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成果来反击美西方的对华政治攻击及污蔑。

第三,推动包容性国家大战略。美国欲通过各种战略小圈子来应对中国。中国不需要、也不能够用同样方法的来应对美国。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其领导的集团仍然是世界上经济、科技和军事能力最强大的集团。所以,中国要摆脱美国预设的战场,不能进入美国期待的“集团对峙”陷阱。中国要实施一种包容性国家战略是有可能的,也是有机会的。这个世界上的多数国家并不希望看到冷战重来,也不希望看到中美关系恶化到把世界拖入动荡甚至是战乱的程度。绝大多数国家,也都希望继续与中国保持正常的接触与沟通。成长中的中国,对这些国家对华政策的塑造能力仍然很强。

最后,中国要强化改革开放的力度。中国正对自己的经济体系进行深度改革,这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解决前期发展所积累的一系列问题,还可以提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对接的效率。这将在根本上降低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围堵的能力。大国之争,不在短兵相接的战场,而是长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竞争,长期内劳动生产率的竞争。从二战后的历史来看,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最有利于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高,也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崛起。

(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分类: 全球治理 202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