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复旦教授吴松弟领衔主编的《温州通史》面世!
2021年08月15日  |  来源:复旦大学  |  阅读量:3476

天下文脉,以史为宗。温州作为一座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展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日前,温州有史以来第一部官方编修通史——《温州通史》正式首发面世。

十年磨一剑。《温州通史》上起史前,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间跨度超5000年。编纂工作自2011年启动,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吴松弟担任主编,林华东、鲁西奇、刘光临、李世众、冯筱才等史学专家担任分卷主编,并邀请6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

《温州通史》:突破传统框架,断代史和专题史并重

不同于各地出版的区域通史,《温州通史》突破了仅按时代顺序编纂的传统框架,在断代史的基础上,叠加了按专题进行论述的专题史,成为区域通史编纂的创新之作。

其中,断代史部分,包括东瓯卷、汉唐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民国卷等六卷。各卷涵盖地理环境、人口、地区开发与经济发展、区域文化、教育与科举、社会和国内外对温州历史的影响等基本板块。每卷超30万,其中字数最多的宋元卷达到84万字,合计约350万字。现已出版前三卷,全部出版工作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断代史是《温州通史》的主体部分。

专题史部分,包括《温州古旧地图集》、《温州医学史》、《温州海上交通史研究》、《温州古代戏曲史》、《温州近代交通史研究》、《温州盐业经济史》等16种,合计约285万字。现已出版11部,剩下5部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版。

该史籍运用考古发现、稀见文献、日记、文书、档案以及大规模的地域考察和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全面客观反映了温州建置沿革、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历史演变。

作为反映温州地域特色的一部区域史书,吴松弟说:“《温州通史》的编纂,立足全国性的按时间论述的断代史和区域性的按事物论述的专题史两种视野。”《温州通史》将断代史和专题史并重,最终呈现在中国史和区域史双坐标下、有别于其他各地通史的《温州通史》。

缘何设立专题史?吴松弟说:“现有的区域史写法基本雷同,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所写区域的特色。各个区域各有特色,如果不能够把区域的特色写出来,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为了展现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温州地域特色,吴松弟与众多专家学者交流讨论,而后独创性地提出了断代史与专题史并重的编撰。

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写出温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脉络和主要内容,反映不同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特别是写出区域历史发展的特色,是《温州通史》编纂的目的。

历时十年,《温州通史》是如何完成的?

“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吴松弟感叹道,“编好通史相当不易,要热爱地方,要懂历史地理,要写出全国中的区域即区域特色,又不忽略全国大格局对区域的影响,在看到上层思想文化的同时写出民间生活,并注意后世思想文化的历史来源。”但是,“最复杂的事物也是人创造的”。

6部断代史加上16部专题史,由哪些学者来编撰?内容如何选取?带着这些问题,吴松弟多次组织讨论。

在人员的选择上,“有人提出《温州通史》应由温州人来写,外地人对温州了解偏少,我认为编撰者仅仅知道温州还不够,需要有国家的眼光,也需要有世界的眼光。”此外,“写史需要实事求是!如果以温州人为主来写,一个极其热爱自己家乡的人,把家乡的一些缺点给暴露出来,往往有点不好意思。”根据需要,吴松弟选择在各地寻找作者。

“要写《温州通史》,首先是要从温州的考古和变迁讲起,因而《温州通史东瓯卷》邀请了主要从事考古与研究工作的浙江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历史所原所长林华东来写。”吴松弟介绍,基于每一卷的内容和要求,断代史的队伍依次由林华东、鲁西奇、吴松弟、刘光临、李世众、冯筱才六位史学专家组成,分别承担各卷的撰写。

六位主要作者,除了主编吴松弟是温州籍,其他作者都不是温州人,对温州的了解不多。“我在温州的沿海平原地区、山区都生活过,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也写过温州沿海变迁历史相关的文章,对温州历史比较了解。为了让作者们更加了解温州,我带领他们前往温州各地参观。白天带着他们转,晚上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分析白天看到的山河、村庄及其历史。这样下来,大家对温州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

十年甘坐板凳冷。吴松弟接手《温州通史》时,不到57岁,“那时头发花白。这两年,头发几乎全白了”。十年来,早上六、七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下,一天坐十七、八个小时,是吴松弟的工作常态。“当时不觉得累,但现在感觉有些累。最近阶段,坐下来常常感到屁股疼,到医院一看,脊椎骨出了问题。”

资料搜寻是一项大工程,仅看历史古籍和种种资料是不够的。为此,吴松弟提出几个方法:请温州市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开放大门,供通史作者查阅资料;请求温州通史编纂委员会协助联络人员、搜寻书籍;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山河、交通、村庄人文的特色。

“要把温州地方特点搞清楚,必须进行地方调查。仅仅是看现成的书,是比较表层的,无法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真实面貌。”吴松弟说,并为此成立了调查小组,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温州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学生组成,共三百人左右,利用了两个暑假、一个寒假,到各个村庄,和农民交谈,听农民讲故事,提出自己想了解的事情,搜寻各种各样的资料。“我们搜集到五、六百个家谱,通过这种办法,找到不少资料,深度了解基层情况。这样,我们就能写得栩栩如生,而不仅仅停留在表层内容上。”“有的人说我们是接地气的研究,这和实地调查是分不开的。”吴松弟笑谈。

要了解一个地方,首先要掌握它的自然地理环境。吴松弟说,“温州有山区、平原等各种地貌,每个地方自然生态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都应该按照区域的各种情况,把它表现出来。”在主撰《温州通史宋元卷》过程中,吴松弟曾去过很多地方考察,包括温州的海岸线,他带领两三个学生自北向南走了几遍,边走边了解,摸清书本难以清楚记载的情况。

“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海岸边上的农民都不太愿意把房屋建在海边,离海洋都比较远,为什么要这样子?这里的土壤是怎么改变过来的?农民就解释给我们听,这些是只看书也看不出来的。”吴松弟说,“农民告诉我们,海岸边上浪潮高,台风一来就更猛,对房屋很有威胁,所以宁可把房屋建的离海岸线远一点,再骑车来海岸边上种地。”

当地农民指出,不是任何一个地方的海岸,给它围起来之后就能够种地,它至少要经过近100年的熟化过程,才能成为良田。“这让我想到在宋代时候,温州的粮食是不够吃的,但是到了明代粮食逐渐就够了。为什么呢?后来就逐渐明白了,它的土壤已经由过去的盐碱地或者生土地,逐渐完成了熟化的过程。这样就可以种粮食,粮食产量就提高了,粮食不够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有些东西你都要去问、去看,才知道。”

谈到如何选取内容时,吴松弟说了四个字:“实事求是”。“一个地区的人,都有其向好的一面,同时,也必定有其缺点。譬如一些不符合温州人正面形象但反映了温州人性格的某一面,我也会写进去。只有这样写下的《温州通史》,才是真正属于温州人的历史。”

回忆《温州通史》的写作过程,吴松弟非常感谢温州市委市政府对编纂的大力支持。当地认识到编纂《温州通史》是举全市之力的工程,成立了《温州通史》编纂指导委员会和编纂委员会两套班子,加强协调,明确责任,切实保障通史编纂的顺利开展。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个单位的领导,都参加了两套班子。

信念和兴趣,支撑他十年行走沪温两地

2002年冬,习近平同志寄语温州:“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总结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独具特色、源远流长的温州历史文化,为温州人民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温州通史》系统地厘清了温州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展现了温州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从浩瀚资料中梳理出温州古城的沧海桑田,更深刻揭示了温州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和演变规律。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温州通史》的出版,对于彰显城市历史、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温州通史》的编写,可以说是对温州现象、温州模式的追根溯源,让我们对温州历史与文化、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吴松弟说。

吴松弟,下过乡、当过铁道兵,1983年考入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后,到1999年以前主要研究中国移民史和中国人口史。在葛剑雄主编的六卷本《中国移民史》和六卷本《中国人口史》中,吴松弟是主要作者之一,此两套书相继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上海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一等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2000年起,吴松弟转向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是我国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相继发表《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港口—腹地与北方的经济变迁(1840-1949)》等学术著作。

在过去的十年里,吴松弟不仅仅编纂了《温州通史》,还主编了9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这套书籍于2018年荣获上海市第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第15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学)著作一等奖(2020)。此外,他还指导了20多位博士生。

为什么要做那么多事?他说:“从小习惯了。”一直以来,吴松弟有一个信念: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一信念,也支撑着他十年来,在上海、温州两地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后,说服了一些感兴趣的人,邀请大家一起来做。包括我的研究所同事、外校学者,以及我的一些博士生都有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在每一位参与者的支持和坚持下,才把这个长期项目完成。”吴松弟说,十年得以完成《温州通史》,是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