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防止异化才有亚洲合作未来
2021年04月30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791

从“重返亚洲”“重返亚太”到“印太战略”及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化,美国正将亚洲合作异化,也令许多亚洲国家感到困惑和不安:美国将亚太变为“印太”,那亚洲在哪里?亚洲地区过去数十年借助全球化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如今美国在以“印太战略”搞站队,大大损害了这一地区的全球化氛围。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备受瞩目。

博鳌亚洲论坛的英文名是“Boao Forum for Asia”,蕴涵三大逻辑:

一是源于亚洲,属于世界(of Asia):“存量在欧美,增量在亚洲”。2001年成立的博鳌亚洲论坛见证了中国加入WTO以来带给亚洲和世界的活力,做实了“亚洲世纪”,凸显经济全球化从欧美双引擎走向欧美亚三引擎。今年即将生效的RCEP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在论坛上表示,经历新冠疫情,全球经济“东升西落”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去年,欧元区萎缩了7%至8%,今年可能略有复苏,但显然全球经济重心将重新回到亚洲——在1800年以前,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就经济规模而言,亚洲将重拾过去的主导地位。”博鳌论坛2021年年会报告《亚洲经济前景与一体化进程》指出,2021年亚洲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7%,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世界GDP的比重将升至47.9%。

二是为全球治理贡献亚洲智慧(by Asia):“保护在欧美,包容在亚洲”。近年来,欧美从自由主义蜕变为保护主义。而亚洲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理念。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印尼是东盟秘书处所在地,而同样作为伊斯兰国家的土耳其则无法加入欧盟;冷战结束后亚洲无大的冲突,而欧洲遭受三次战争:科索沃战争、俄格冲突、乌克兰战争,这本身是亚洲包容性文化的写照。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合奏‘一带一路’强音”。全球治理呼唤“统筹协调、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回归为谁治理、靠谁治理的人本情怀。

三是以亚洲一体化服务于经济全球化(for Asia):“保守在欧美,变革在亚洲”。近年来,欧美政治饱受民粹主义煎熬,政治极化、保守,而亚洲国家很少为民粹所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亚洲以变革应对。20年来,亚洲国家深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亚洲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亚洲和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恐怖主义、印度洋海啸、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努力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作为亚洲大家庭重要成员,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动地区合作,与亚洲同进步,与世界共发展。

当今世界,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经济全球化转型,重塑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气候变化(新能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塑造21世纪国际格局走向的两大变量。从博鳌论坛年会对众多新兴话题的热烈探讨,深感亚洲正拔得新型全球化头筹。除印度外,亚洲国家普遍抗疫表现好于欧美国家,这与亚洲人民信任政府、利他主义和秩序优先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博鳌亚洲论坛探讨全球治理的亚洲智慧,也基于此。

最近,欧盟也出台了“印太战略”,但并不是简单随之起舞,而与美国有三大不同:

首先,主题设定为“欧盟在印太地区的合作战略”,更加侧重“合作”而非对抗,重点强调包容性。

其次,关注印太地区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认为这加剧了全球供应链及科技、政治、安全等领域的紧张关系。主张欧盟在地区安全和军事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将与志同道合伙伴加强协调,并根据国际法维护海上安全和航行自由。强调数字和绿色领域合作,提出构建全球化、开放、自由、稳定、安全的网络空间,释放数字化潜力,并承诺推动雄心勃勃的绿色合作战略。

再次,与美国等的“印太战略”排除中国不同,欧盟似乎认为中国属于印太范围,将中欧投资协定纳入文件的贸易部分,并提到了有中国参加的亚欧会议机制。

欧盟的心思提醒美国,不要以为世界仍然是美国的,自身遇到的问题不去“三省吾身”,而是一门心思迁怒中国,只会丧失美国的纠错机会,损害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信用,误人误他误天下。由于利益难以完全一致,美日印澳能逞一时之威,终究走不远。

笔者在主持华商领袖和华人智库圆桌会议时也深感,六千万华侨华人是天然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融体,成为全球互联互通的千万个节点。也是合作共赢践行者、互联互通推进者、伙伴关系连接者,是中华文化全球化和全球文化中国化的重要载体。

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也是自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线下论坛,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只有日本、印度为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所忽悠,未见其领导人参加今年的博鳌论坛开幕式,这也预示着of Asia, by Asia, for Asia的博鳌亚洲论坛更需坚守亚洲一体化初心,排除干扰,振兴亚洲、造福世界。

“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亚洲也一样,不是“美国的亚洲”,也不是“中国的亚洲”,甚至也不只是“亚洲的亚洲”,而是“全球亚洲”(Global Asia)。唯如此,亚洲合作才不会倒退和异化。博鳌亚洲论坛二十年,“而今迈步从头越”。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