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关系疾速发展并愈发呈现一种新趋势:中拉合作正超越传统的政治经济领域而拓展至人文交流、经验分享和文明互鉴等更深更高层次。2018年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成立和2021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的发布,为新时期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质升级、稳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行动指南。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来看,中拉合作关系要保持稳定和可持续性,亟待构建一种以中拉命运共同体为思想引领、以实现共同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知识分享和发展互鉴为手段、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实践平台的新型交流合作关系。
一、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观:发展合作和发展互鉴
第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观的形成。2021年是中国对外援助七十周年。七十年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对外援助的理念和实践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以其自身的发展实践和合作经验实现了从对外援助向发展合作的深刻转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国际发展合作理念。这种理念的最终形成有三个标志性事件,即成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设立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以及发布《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
第二,发展互鉴:发展合作的本质内涵。中国倡导的国际发展合作迥异于传统的发展援助,更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发展合作,它凝聚着一种新的发展合作理念,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发展合作模式。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是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以共同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新发展知识和发展经验分享为手段,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为直接诉求,以探索建立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为依归,尝试在发展领域构建一种新型交流合作关系。因此,从根本意义上来看,发展互鉴是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应有之义和本质内涵。发展合作是以发展互鉴为依托的合作;发展互鉴既是发展合作的内容,也是发展合作的理性表达,是最具本质意义的交流合作。
二、推进中拉发展互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推进中拉发展互鉴的必要性。首先,中拉发展互鉴是推动中拉合作提质升级、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来看,面对中拉合作关系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压力,中拉亟待加强发展互鉴,强化需求对接,使中国成功的发展经验和实践能够真正适用于拉美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合作的有效性。其次,推动中拉发展互鉴是聚焦解决发展问题,特别是增强拉美自主发展能力的需要。《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将“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单列一部分,以示重视和突出。中国将一如既往秉承授人以渔理念,以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助力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特别是提升其治理能力和推动其技术进步。最后,推动中拉发展互鉴是增强中国在拉美的发展话语权的需要。通过发展互鉴讲好中拉发展合作故事,特别是如何利用中国的发展经验助力解决拉美的实际发展难题,无疑将大大增强中国发展故事的吸引力,也有利于增强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发展话语权,抵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拉美地区的对华话语压力。
第二,推进中拉发展互鉴的可行性。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无论从金额还是从比重来看,都远超对拉美的援助。和非洲相比,中国和拉美地区的发展水平也更加接近。因此,中非合作更多地表现出援助型合作的特点,而中拉合作更多是发展型合作。从这个意义上上来,中国和拉美之间更具有发展互鉴的潜力和空间。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现有合作文件为中拉发展互鉴提供了政策空间。第二,共建“一带一路”为中拉发展互鉴提供了实践空间。第三,中国丰富的发展经验和实践为中拉发展互鉴提供了知识空间。第四,以中拉文明对话为集中体现的平台为中拉发展互鉴提供了对话空间。最后,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中拉两地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对彼此发展知识的需求空间。中拉发展合作,亟需向社会提供公共知识产品,满足双方公众的知识需求。
三、中拉发展互鉴的目标和内容
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拉美而言,推进中拉发展互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拉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其间既有经验又有教训,通过发展互鉴,有利于总结和提炼发展知识,有利于丰富和充实全球发展知识体系,也有利于推进和拓展南南合作。而从现实意义来看,通过发展互鉴,可以增进中拉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进而扩大发展共识,对接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发展。这也是中拉发展互鉴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其中增进理解和信任是中拉发展互鉴的基础目标,而其最高目标是要谋求实现共同发展。正在这两个层次的目标指引下,中拉发展互鉴的内容更多地聚焦于治国理政经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以及知识本身等三个层面的交流、分享和传播。
四、推动中拉发展互鉴的路径选择
推进中拉发展互鉴,需要有效的实施路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昭示了可行的路径选择:思想对接、平台对接和目标对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拉发展互鉴的理论指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拉发展互鉴的实施平台,而中拉发展互鉴的根本目标完全契合2030议程。
第一,以“中拉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路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第一部分就庄严宣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当然,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还源于中华民族的“天下大同”的传统智慧和“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中拉发展合作的迅猛发展正得益于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引。未来,中拉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继续在中拉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引领下,在互学互鉴中稳步实现。从彼此的发展经验和实践中寻找推动和实现共同发展的智慧和知识。
第二,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路径。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具有鲜明的外交指向,即更好地服务国家外交总体布局和共建“一带一路”。不惟如此,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还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现平台。《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公开申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积极参与、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五通”。拉美是共建“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截至2020年,已有19个拉美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21年将会实现新的突破,吸引更多的拉美国家加入中拉发展合作“大合唱”。
第三,以对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路径。推动落实2030议程是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方向,这与中拉通过发展互鉴是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并行不悖的。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中拉发展互鉴的实践平台,在目标和理念上与2030议程也是高度契合的,两者可以紧密结合,有效衔接。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和拉美有着共同的责任和广泛的合作空间。
结论:推动构建中拉新型交流合作关系的初步思考
当前,中国和拉美都面临着迈向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和治理挑战。中国亟待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推动向绿色发展转型,实现经济和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而拉美则亟需遏制新冠疫情,尽快恢复经济增长,全力解决因新冠导致的减贫反弹和失业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共同挑战,中国和拉美应以此次合作应对疫情为契机,以新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为政策和行动指南,以发展互鉴为手段,深化发展合作,推动构建一种新型交流合作关系。
这种新型交流合作关系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新型之“新”,在于它超越了普遍意义上的人文交流,不再单纯以增进民心相通为诉求,而是以实现共同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成功发展实践和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为主要内容。这种新型交流合作关系,是最具本质意义的中拉文明对话。其次,新型之“新”,在于它化理念为行动,以发展互鉴推动发展合作,并在发展合作中进一步增进互学互鉴,从而将精神层次的互动和物质层次的发展有机地衔接和统一起来。再次,新型之“新”,还在于它以“授之以渔”和能力建设为导向,努力以中国经验和实践帮助拉美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郭存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