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刚 吴思科:新时代中国参与中东安全事务-理念主张与实践探索
2020年07月24日  |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202004  |  阅读量:8051

内容提要:参与中东安全事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在理念层面,中国维护共同安全,坚持公平正义,捍卫多边主义,倡导综合治理,主张求同存异。在实践层面,中国积极推动有关各方政治对话,开展外交斡旋和大国协调,提供安全公共产品和人道主义援助。展望未来,在参与中东安全事务中,中国既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又需要各部门统筹协调;既要顺势而为,又要主动谋划;既要尊重对象国主权,又需要建设性介入;既要参与冲突解决的“上半场”,又要参与和平建设的“下半场”,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中东地区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为中东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和中东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体量不同,但在国际舞台上向来相互同情、相互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参与中东安全事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9年为第一阶段,中国从反帝、反殖民主义和反对大国沙文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出发,支持中东民族解放运动,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1979—2012年为第二阶段,中国在两伊战争、海湾危机、巴以问题、苏丹达尔富尔等热点问题上,本着“谨慎参与、量力而行”的原则,选择性参与中东安全事务;2012年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为第三阶段,中国参与中东安全事务从“有所作为”到“积极有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以提供安全公共产品为手段,以综合安全治理为路径,在中东安全事务中的外交话语权不断提高。新形势下,中国参与中东安全事务或将更加深入,有必要对近期中国所提解决中东安全问题的理念主张进行梳理,并总结中国参与中东安全治理的实践经验,这对在中东地区探索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颇有借鉴意义。

一、中国解决中东安全问题的理念主张

中东是全球“安全赤字”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内战、领土争端、教派矛盾、国际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地缘政治博弈、难民危机、传染病等传统和非传统热点问题盘根错节,加上外部力量推波助澜和武装干涉,导致各种安全问题久拖不决。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参与中东安全事务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念主张。这些理念主张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安全治理观的集中体现。

(一)维护共同安全

目前中东地区存在两种安全观——传统安全观与新安全观。前者以西方大国为代表,信奉“丛林法则”,追求绝对安全,通过扩充军备、建立排他性军事联盟来打压“敌人”,以武力促安全,以军事联盟保障安全;[1]后者以中国为代表,主张摒弃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倡导“共同安全”,认为只有铸剑为犁、建立集体安全架构才能确保可持续安全。2016年出台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指出:新时代中国倡导在中东实践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支持阿拉伯和地区国家建设包容、共享的地区集体合作安全机制,实现中东长治久安与繁荣发展。[2]这份文件是“共同安全”理念的集中体现。2016年中国领导人在开罗阿盟总部发表演说时指出:“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3]这是中国政府超越传统安全理念、倡导共同安全的重要宣示,得到地区国家的广泛欢迎。

共同安全是一种包容性更强的安全观,通过建立战略互信来避免“误判”,从而减少军事冲突的风险。中国在中东奉行不结盟政策,与冲突各方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各方的安全关切,是天然的“传话者”和“斡旋方”,主张通过“安全共同体”来建立“命运共同体”。2018年7月,中国领导人在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指出:“域外力量应该多做劝和促谈的事,为中东和平发展提供正能量。要摒弃独享安全、绝对安全的想法,不搞你输我赢、唯我独尊。”[4]中东安全问题久拖不决,背后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有些国家以牺牲他者的安全为代价来维护自身安全。中国呼吁中东域内外国家超越“传统安全”,从“共同安全”的新理念出发和平共处,应对共同挑战,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实现共享安全。地区各国不应为私利而拉帮结派、建立排他性军事集团、寻求“赢者通吃”,否则走传统安全的老路只会导致原本地方化的冲突国际化、多边化和白热化,结果任何一方都难以获得安全。

(二)坚持公平正义

中国认为公平正义是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中东安全问题解决的重要原则。中国从中东安全事务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而不是从冲突方与中国的亲疏关系出发制定政策,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的精神,提出符合各方长远利益的折中方案。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在中东安全论坛上指出:“构建中东安全,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础。《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共识所承载的公平正义,是一切安全解决方案的灵魂。”[5]中国呼吁大国着眼于中东和平与安全的大局和未来,不要在中东安全问题上扮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在冲突解决中同情弱势一方,扶弱抑强,秉持公正,伸张正义。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和平的根源性问题。巴以不能实现和平,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安全就不会有保障,中东也不会有持久和平。中国领导人指出,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我们呼吁有关各方遵守国际共识、公正处理巴勒斯坦有关问题,支持召开新的巴勒斯坦问题国际会议,支持探索创新中东促和机制,以“两国方案”和“阿拉伯和平倡议”为基础,推动巴以和谈尽快走出僵局。[6]2019年11月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的贺电中再次指出,全面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7]中国与巴以双方均保持友好关系,中国发起的“中巴以三方对话机制”坚持公平正义,受到各方赞赏。在2020年2月美国提出的“中东和平新计划”受到普遍冷遇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解决巴以问题的“四点主张”,更显公平正义。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