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进展与挑战
2019年01月16日  |  来源:国观智库  |  阅读量:8364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历时五年。在此期间,“一带一路”建设从愿景到行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成为党和国家外交核心理念,“一带一路”被定位为发展这一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五年来,“一带一路”经历了两个重要事件节点。一是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制定并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推出“一带一路”建设的蓝图。二是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峰会的《联合公报》梳理汇总了279项成果清单,至今255项已完成或转为常态工作,24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五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形成更为广泛的国际共识,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文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经贸合作水平显著提升,“其中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超过800亿美元,已建设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万列”。“一带一路”的迅猛发展表明,它的理念、原则和合作方式不仅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经济独立和民族振兴的愿望,也为我国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圈,加快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铺开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


一、“一带一路”发展的新维度

随着要求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不断增加,原来以古丝绸之路为背景,以欧亚大陆为基础,以六大经济走廊为框架的空间结构已不能满足需求。“一带一路”正从地图上的点和线转变为面向全球的开放平台,不仅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积极接入,北极圈国家也通过“冰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开拓新的互联互通路线。同时,“一带一路”的多层次发展也为“五通”做了很好的诠释,特别是通过“数字丝绸之路”的铺开,促进了陆海空实体联通和经济合作效率提升,打开了跨区域合作的新维度。

(一)“冰上丝绸之路”

全球变暖使北极航道有望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运输干线,亚欧之间的海运距离可缩短40%以上,因此各国加快了有关北极开发方面的规则制定和商业规划。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领域也不断扩展,将“一带一路”延伸到北冰洋,缩短连接欧亚大陆两端的海运距离并带动周边国家发展被提上了日程。2013年,中远海运集团所属“永盛”轮作为中国货轮首次通过北极航道。五年来,中远海运集团向北极东北航道派出船舶10艘、执行14个航次的任务,2016年经由北极东北航道航行的船舶已达297艘,比2015年增长35%,往来东北航道的船舶未来将更加繁忙。

在此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于2017年6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推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蓝色伙伴关系,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共同增进海洋福祉,共筑和繁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鉴于北极航道和北极资源开发对中国能源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2018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参与“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极航道的商业化利用和常态化运行,包括矿产、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

中俄两国的北极开发合作为“冰上丝绸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国交通部门不断完善北极开发合作的政策和法律基础,启动北极航道沿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国企业积极开展北极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此外,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冰岛研究中心联合设立的极光观测台2018年投入使用。未来中冰两国将在北极基建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如研究在冰岛北部海湾建设深水港项目,在冰岛水域联合勘探石油以及利用地热等。芬兰也对“冰上丝绸之路”反应积极,希望将本国连接北极地区和欧亚大陆国家的“北极走廊”计划与“冰丝”对接,从而使芬兰在“泛欧交通运输网”中成为枢纽国家。

(二)“旅游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跨越了东西方的四大文明,连接了全球主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旅游规模占到全球旅游的70%左右。仅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的规模就超过2500万人次。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同时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2017年中国境内旅游规模已经超过了50亿人次。在此基础上发展“丝路游”为国内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沿陆上丝绸之路向西延伸的陕、甘、宁、新疆和沿海上丝绸之路向南延伸的云、桂、闽、海南等省份,依靠区位优势、挖掘旅游资源,使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签署合作备忘录,简化人民往来的签证手续,极大促进了出入境旅游。目前,中国已与4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19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便利,进一步促进沿线国家的旅游交流。在携程旅游发布的2017“一带一路国家人气排行榜”上,中国游客最多的十大国家分别为: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柬埔寨、菲律宾、阿联酋、马尔代夫,其中除了马、菲、阿三国,中国均已成为第一大客源国。

未来“旅游丝绸之路”还面临不少挑战,主要体现在旅游安全、文化冲突和价格竞争三方面。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境内安全问题犹存,当中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时,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法律和文化层面的纠纷有时也会上升到国家层面。因此需要引导旅游设施投资,加强人员流动和服务管理,强化境外领事保护,鼓励旅游产业多元化、细分化发展。

(三)“数字丝绸之路”

习近平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在2018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要借“一带一路”推进同沿线国家共建“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与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电子商务领域加强合作有助于克服“一带一路”所面临的贸易便利性、文化和民族隔阂、金融与信息通畅性困难。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可以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急需的动力、经验与规则。但发展数字丝绸之路亟待顶层设计,需要在理论和实务上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包括制度、技术、物质、商业和安全等层面。

互联网企业众多的浙江在这些层面的探索中走在前面。2017年底,中国、老挝、沙特、塞尔维亚、泰国、土耳其、阿联酋等七国在浙江乌镇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起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倡议国除了希望建设高速互联网基础设施、促进电子商务合作、支持互联网创业创新外,还提及加强数字化技能培训、促进信息技术工业的投资,以及通过国际标准化合作降低跨国电子商务准入壁垒等。2018年9月,浙江省又主办了“数字经济暨数字丝绸之路国际会议”,成立了国际产业联盟,发布了数字经济研究报告,展示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成果。

1 2 3 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