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贸易畅通”方面,数字丝绸之路高效推动了商品和物流领域的合作。据统计,中国跨境电商与东欧、西亚、东盟国家联通最为紧密,我国跨境电商指数将俄罗斯、以色列、泰国、乌克兰、波兰、捷克、摩尔多瓦、土耳其、白罗斯和新加坡排在前十位。中国已有超过6000家互联网公司进入海外市场,1万多款产品走向海外,用户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数字丝绸之路”已成为“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保障机制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持续延伸和增长的血脉与助推剂。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和跨境并购活动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也对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业务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五年来,中国和沿线国家深化金融合作,推进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的规模,并共同建设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沿线国家政府、具备较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已陆续获准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一带一路”项目的投资来源不仅有丝路基金和多国主权基金,还有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各种社会资金。近一年来,虽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所收紧,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保持总体平稳。
(一)银行业资金支持
在过去三年里,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效果显著。中资银行业机构“共参与项目近2700个,累计授信近4000亿美元,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贷款余额约2000亿美元,已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沿线国家设立了68个一级机构”。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各商业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力度稳步提升。
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了对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截至2017年底,国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诺贷款超过2500亿美元,贷款余额累计超1100亿美元,是重大项目建设的主要信贷提供机构。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进出口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贷款余额超过8300亿元,占全行表内贷款余额的28%。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发起设立或出资参与了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丝路基金和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等“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基金。
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截至2018年6月末,已参与“一带一路”重大项目600多个,实现授信超过1100亿美元。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布局,已覆盖超过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7年,中行先后在塞尔维亚、安哥拉、爱尔兰、巴基斯坦和卡塔尔新设机构;2018年,又在科伦坡和智利设立分行,在墨西哥设立有限公司。中行为“一带一路”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其中“一带一路”主题债券已超百亿美元,涉及中行12家分支机构并以美元、人民币等7种货币计价。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首个中国发起设立的政府间多边金融机构,也在很大程度上配合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予其较大的开发性金融支持。目前亚投行成员数由成立之初的57个增加到86个。亚投行参与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已达26个,涉及十多个国家,贷款总额超过45亿美元,覆盖交通、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项目。
(二)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的实际收付仅占双边贸易额的13.9%,低于总体25%的水平,而境外主体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意愿呈上升趋势,继续发展空间很大。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正向形成两个闭环努力:对中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中国通过人民币输出,形成贸易顺差、资本逆差的闭环;对大宗商品输出国,中国用人民币进口大宗商品,形成一个贸易逆差、资本流入的闭环,从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共同推进、稳步发展。人民币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化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建立稳固的、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在具体实施层面,国内以重庆为例,截至2017年末,重庆与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跨境人民币收付工作,业务累计实现结算量1045.4亿元,占该市同期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的14.9%。其中2017年实现结算量186.3亿元,同比增长3.3%,在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中的占比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2017年,重庆市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为65.9亿元,同比增长51.9%,与塔吉克斯坦、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新采用了人民币结算。
国际上以巴基斯坦为例,早在201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就签署了规模为100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双方在2014年12月又续签了该协议。巴基斯坦国家银行于2018年1月批准了巴中两国企业在双边贸易和投资活动中使用人民币并制定了相关法规细则。使用人民币结算能帮助巴方缓解美元储备持续走低的压力。巴基斯坦央行公布新措施之后一周,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中提出“凡依法可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支持银行按照现有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市场主体真实、合规的人民币跨境业务需求”。《通知》的实施提升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
未来中国将在搭建多层级现货、期货市场体系,做好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离岸人民币中心,开发人民币对沿线国家货币的避险工具,推动信用体系的建设,支持国内金融机构提高跨境经营能力等方面加快工作,持续推进人民币基于“一带一路”的国际化进程。
(三)保险资金与债券市场
政策性信用保险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动态监测沿线国家风险、提供评级体系和重大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及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17年中国信保年度承保金额达到5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承保金额239亿美元,同比增长7%;海外投资保险实现承保金额489亿美元,同比增长15%;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承保金额4128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中国信保五年来累计承保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6226亿美元,承保了各类“走出去”项目近2000个,累积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22.4亿美元,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中国保险业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投资规模总计为8568.26亿元。
扩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形成“一带一路”多元化融资格局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过去一年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和中国企业均成功以人民币在国内市场发行债券,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需求开辟了新的通道。2017年7月,匈牙利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3年期10亿人民币债券。该债券是首支募集资金明确用于“一带一路”合作的主权熊猫债。2018年初,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以私募方式成功发行首笔“一带一路”专项债券,总额3.5亿美元,期限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