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三位一体”推进
2022年03月03日  |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  |  阅读量:1641

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县域、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

中国在金融方面有一个明显的比较优势,就是储蓄排在世界前列,然而从结构上看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亟待完善。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金融业务本身的内在属性双重因素叠加,在过去一定时期内曾出现金融资源配置较为失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资源较为集中在国企或者大型企业上,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

当前,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增加,在此背景下,如果金融机构供给侧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依靠抵押品进行风险管控,那么中小企业生存挑战将进一步增加。因为传统金融模式之下,资金供给的抵押品主要以土地、房产为主,创新型企业提供传统抵押品的能力是不足的,这就导致了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影响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且,过度依赖传统的“地产抵押-融资”模式,可能使得一些民营企业会采取先投资房地产、获得抵押品,再以此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方式进行融资。

此外,金融资源具有稀缺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收入能力高的主体在偿还债务的能力上也更强,而收入能力低的主体偿还债务的困难也更大。这种金融内在规律的运行,就有可能导致金融业普遍出现名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实为“金融为资本服务”的情形,以此确保它们自身降低风险的效果,那么最后就有可能引起一些经济脱实向虚的情况。

除了企业金融之外,资管业务也存在一定的“脱实向虚”风险。当前,资管业务大多来自于高净值人群的需求,主要诉求是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如果从这一理财渠道获得的资金,不能充分地为经济发展建设作贡献,而只是寻求赚快钱的,就可能出现投资标的缺乏对实体经济支撑。

金融稳,则经济稳。深化金融业改革,应该从增强金融机构了解客户的抵押品的能力转变为了解客户的能力,或者帮助客户来提高能力,从而形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这就需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是简单地去寻找需求、培育需求。如果供给端的金融风险控制能力瓶颈没能有效解决,那么即使资金需求存在,也可能会导致资金闲置,难以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

因此,当前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三位一体”地推进。

第一,需要培育新的金融生态,即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过去,企业生存发展依赖银行提供的传统的抵押贷款模式,资金规模大而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因此,要将分散风险的渠道建立起来,形成所有投资者共同承担风险的格局,实现资金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一方面让资金拥有方能通过资本市场释放资金,另一方面让资金需求方充分地将资本高效利用起来。

第二,金融机构的专业化能力要进一步提高。银行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自身对于企业客户风险特征、盈利水平的识别能力,不能只做传统意义上的“好项目”。过去,由于一些银行缺乏对客户的识别能力,不看企业能力高低、只看抵押品,而出现了资金浪费,或者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因此,金融机构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例如推动理工科专业人才要走到业务前台,参与市场研究判断和做好客户甄别,提升金融支持科创的能力。此外,也要加强非银系统的建设,例如信托、基金等,通过专业的中介机构来进行项目投资,而不是让资金一味地涌入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

第三,金融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即,为人民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现在许多金融机构在探索ESG商业模式,就是在追求股东利益的同时,要做到社会利益最大化,提供环境友好的金融产品,并且强调普惠性——在融资上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

第四,拓宽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开展创新金融业务。金融业务全链条包括,从产业链源头的创新金融,到知识产权落地孵化时的企业金融,到大规模投产的产业金融,再到保险金融、贸易金融、财富金融,乃至离岸金融。要做好资金的跨期配置,充分拓展业务场景,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出成功的商业模式,进一步驱动消费市场的繁荣。

(作者为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分类: 产业投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