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刚:我的中东研究十年历程
2022年01月07日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阅读量:3514

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前,我是一名副研究员,每天脚步匆匆,在教学与科研、阅读与写作、工作与家庭之间寻找时间的平衡点。十年前,中国刚成功举办世博会,国内生产总值刚超过日本。十年来,世界格局从“一超独霸”到“群雄崛起”,中国从地区大国迈向世界强国。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是日本的3倍,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欧盟,中国也成为中东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我是时代的幸运儿,见证了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也见证了中国中东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黄金十年。

这十年,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区域与国别研究,支持青年学者大胆探索新领域,尝试新方法,鼓励青年学者加强国际交流,为我们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学术环境。2010年12月底,中东变局为中东研究带来了新议题。

首先,中东变局为我的研究提供了鲜活案例。二战结束后,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是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同以色列的矛盾。我注意到,过去十年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已悄然变化,埃及、叙利亚、也门、利比亚、苏丹、阿尔及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等共和制阿拉伯国家陷入动荡,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上升,与以色列的矛盾趋于缓和。美西方以政权更迭的方式推翻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鼓动阿拉伯国家青年走上街头、推翻政府,但最终乏善可陈,中东国家始终未能走出历史的怪圈,又回到了原点。我探讨了中东国家“以发展促和平”的路径,认为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不是民主赤字,而是发展赤字;中东的当务之急是推动自下而上的民生治理。

其次,大国中东战略的调整也促进我思考。这十年,全球东升西降、多极竞争在中东体现得尤为明显。俄罗斯、中国、伊朗、土耳其、沙特等非西方国家日益走近中东舞台的中央,打破了美西方对中东事务的垄断。本人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在大中东地区军事基地的战略部署与调整趋势研究》从军事基地专题出发,考察变局下美国中东军事战略的调整。我提出显性权力与隐性成本、刚性军事基地与柔性军事存在二分法,认为美国在中东军事基地部署产生了非预期性的政治和社会后果,不仅未能遏制恐怖主义和反美主义,反而导致基地政治化和地区大国的战略猜疑,最终不得不关闭军事基地,从而带来中东的多极化。2021年美国关闭在阿富汗所有军事基地、结束在伊拉克军事行动、减少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大体上印证了我的判断。

最后,中国日益走近中东增强了我的研究主体性。十年来,中国在中东共建“一带一路”,中东国家“向东看”,越来越多中东研究者主张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围绕中国中东外交,我先后承担了“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中国参与中东安全事务”“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整体外交”等课题,探讨新形势下中国与中东的全方位合作关系。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始终联系在一起,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得益于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出生在乡村,成长于改革开放,见证了中国与世界日益密切的互动关系。变化的世界、变化的中东和变化的中国呼唤区域与国别研究者从重大现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探索真理。十年来,我从而立之年步入不惑之年,从单枪匹马到形成研究团队,取得了进步,收获了荣誉。

过去十年,我站在中国看中东,紧跟中东研究学术前沿;展望未来,我将站在中东看全球,重视中东的本地关怀,形成全球中东研究知识体系,培养中东研究青年才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中青年学者既要学习知识,也要生产知识;既要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又要形成中国中东研究的叙事话语。

孙德刚,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理事,《国际展望》、《中东研究》、Belt & Road Initiative Quarterly等学术期刊编委。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和“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2015年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2016年入选“上海市社科新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