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高度受制于美国。在美国滥用金融霸权、世界“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面临着“去美元化”的现实需求,这给中俄本币结算特别是人民币结算带来重要契机。通过对俄罗斯市场的人民币现实和潜在需求、人民币结算的政策环境以及金额技术条件等分析可以预判,中俄结算支付体系人民币结算前景良好。中俄结算支付体系“去美元化”与扩大人民币结算的主要路径是,建设备用结算渠道,优化人民币业务空间布局,加强政府协调与政策引导,深化商业银行合作。
中俄同为新兴大国,互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在改造世界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方面拥有诸多共识和巨大合作潜力。中俄均遭受美国滥用金融霸权的严重威胁,两国在经贸合作中扩大人民币结算支付的意义重大,应成为金融合作的重点方向。
一、中俄经贸合作中扩大人民币结算支付的前景
从市场需求、政策法律和技术条件等角度分析,人民币具有成为中俄结算支付主要货币的优势条件和良好前景。
(一)人民币结算支付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美国的长臂管辖政策和金融制裁威胁直接刺激了中俄扩大人民币结算支付的需求,而以下因素为人民币结算支付需求不断增加提供了保障。
第一,人民币汇率具有稳定性。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大多不愿承担汇率不稳的卢布所造成的换汇风险。
第二,中俄贸易发展前景较好。中国连续11年稳居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0年中俄经贸合作经受住了疫情考验,显示出较强韧性,带动了中俄结算支付业务的增长。
第三,人民币在俄外汇和国家福利基金占比较大。2021年俄财政部决定将美元和欧元在国家福利基金货币结构的比例从45%下调至35%,而将人民币的比例提高到15%。
第四,俄对人民币投资需求迅速增加。俄财政预算赤字日益增加,俄企业从西方获得融资日益艰难。中国成为俄国际融资的重点国,对俄人民币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第五,人民币结算支付条件显著改善。人民币正向国际贸易货币、跨境投资货币、国际信贷货币、储备货币等方向快速发展。中国工商银行在莫斯科启动了人民币清算行业务。多家俄银行加入了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中俄天然气、石油、黄金交易等都可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已推出人民币对卢布交易同步交收业务。中俄边贸本币结算渠道日益通畅。
(二)人民币结算支付的政策法律日臻完善
中俄关系步入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人民币结算的政策法律环境持续改善。
第一,政府政策协调机制畅通。两国央行牵头的中俄金融合作分委会很好地引领了金融务实合作。
第二,政策法律环境改善。中俄央行签订了新本币结算协定和,合作谅解备忘录,使本币结算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了一般贸易,有助于加强支付、银行卡、本币债券、信用评级等领域合作。中俄商业银行签署了《同业借款协议》、《现钞跨境调运合作协议》、《贸易融资合作协议》等合作协议。
第三,边贸本币结算政策配套健全。黑龙江省外汇管理部门制定了对俄人民币直接投资实施方案、风险防范指引以及投资效果评估办法等制度,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绥芬河市成为卢布现钞使用试点市。中俄本币现钞跨境调运体系建立,中方简化了外币现钞调运通关手续。
(三)人民币结算支付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
中俄本外币跨境结算支付主要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为通道,跨境美元结算支付完全处于美监管之下。2012年,俄在境内启动了银行金融报文传送系统(SPFS),2015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投入运行。虽然CIPS仍依赖于SWIFT和美国的技术服务,但是其在SWIFT被断条件发挥替代作用的技术可行性快速提升,对扩大人民币结算支付的作用日益明显。
中国外汇交易系统(CFETS)建立了用于卢布和人民币结算的支付对支付新系统(PVP),其可降低结算风险,提高外汇市场效率,并能在中俄本币结算中绕开SWIFT,从而确保结算信息安全。
哈尔滨银行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平台是简约高效的集成化线上网关系统,成功打通了业内首条“卢布网上快速结算通道”、俄罗斯“世界卡”线上渠道。
央行数字人民币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动力,也为中俄扩大人民币结算创造了新契机。中国等国家正在加速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系统,其可以成为SWIFT的替代方案。与SWIFT之类的集中式系统相比,分布式的区块链系统提高了实时交易速度,并能保护国际结算不被第三方破坏。
(四)人民币结算支付的制约因素可被消除
卢布对人民币汇率仍是套汇汇率,须通过美元彼此联系。中国银联卡支付系统借用美国公司的软件监控结算支付系统和生产银行卡。
欧洲一直是俄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欧元是俄主要外汇储备和国际结算支付货币。俄欧贸易深受西方制裁影响,但仍将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从而对人民币在俄外贸结算中的使用规模造成一定限制。
俄出台了鼓励在国际贸易中用卢布结算的优惠政策,人民币结算比卢布结算需支付更多费用,因而影响了两国企业特别是俄企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
俄央行对商业银行在华开设同业存放银行账户的审批手续较为繁琐。俄银联卡发卡银行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黑龙江金融机构的俄方账户行大部分位于俄远东地区,分支机构较少,且代理行相互授信额度有限,难以满足边境地区合作中人民币支付与融资需求。
中俄贸易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上半年俄罗斯容易出现顺差,下半年中国容易出现顺差。双方本币互换和调运机制尚不能完全满足季节性用汇需求。
总体而言,制约人民币结算支付的因素属于技术层面,不会对扩大人民币结算造成实质性阻碍,且能通过加强政府协调和金融机构合作予以消除。
二、中俄经贸合作中扩大人民币结算支付的路径
由于美元霸权短期内不会彻底终结,SWIFT在全球结算支付体系中的统治地位短时期内亦难以撼动,加之中俄千亿多美元的贸易额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作用有限,对在中俄经贸合作中扩大人民币结算支付要采取稳慎态度,应重点改善基础性条件和建设国际结算支付备用渠道。
(一)建设结算支付备用渠道
德法英为与伊朗进行石油与商品贸易而建立了贸易辅助与支持工具(INSTEX),其实质是一种易货单据撮合系统,使货物将往返于伊朗,但资金将全部留在欧盟境内。中俄可参照INSTEX的经验共建“国际贸易清算支持工具”,并将其应用到欧亚经济联盟、上合组织、东盟和金砖国家间贸易单据撮合,最终与INSTEX对接。可争取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主要货币,贸易单据撮合的差额部分以人民币结算。也可建立统一记账单位及其发行与结算中心。统一记账单位与其他币种的汇率应根据相应国家购买力变化进行实时调整,但总体上应保持稳定。同时,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使“国际贸易清算支持工具”实现分布式结构,以此提高国际清算安全性、保密性和效率。未来还可以依托“国际贸易清算支持工具”数据完善人民币国际信贷系统。
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和中国外汇交易系统的卢布和人民币支付对支付系统(PVP)都能够在SWIFT断网条件下实现中俄人民币跨境结算支付,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提升其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规模与效率。
(二)优化人民币业务空间布局
中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和主要融资平台都在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对俄经贸合作方面存在商业信息不对称、对接渠道不畅等多重制约因素。最重要的是,东部地区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合作密切,无法经受美金融制裁,对与俄合作十分谨慎。从经济要素合理分配角度考虑,应将中俄大宗贸易和中国对俄融资业务重心放在东部一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发达,并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和金融管理经验,以及较强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研发能力,能够支持中俄项目融资和结算支付体系创新。还应发挥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独特优势,促进香港扩大对俄经贸合作和人民币业务。从规避美国金融制裁风险角度考虑,可将哈尔滨银行打造为专司对俄结算支付的专业银行。
应推动俄方银行增加代理行账户数量,扩展代理行账户设置地域范围,鼓励中国的银行在俄增设分支机构,重点布局中国企业投资较多的地区,为在俄投资企业发展提供本地化金融服务。
(三)加强政府协调与政策引导
政府协调的目标应该是:在货币互换方面,对俄境内人民币需求量进行准确的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本币互换额度,并联合俄海关等部门解决好人民币现钞移存问题。在人民币清算渠道建设方面,将俄有关机构以境外直接参与者身份接入CIPS系统,支持中资银行在俄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和收购俄方银行,为人民币清算网络发展代理行。在金融技术研发方面,加强中俄结算支付技术联合研发,发挥数字人民币在结算支付中的优势,推动中俄实现金融技术兼容,协调两国数字货币结算政策并签署国家间协议。人民币在俄使用的便利化方面,推动俄方简化在其境内购买和使用人民币的审批流程,设定和扩大人民币现钞使用区域。
政策引导的目标应该是:对采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企业在退税、补贴、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增强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积极性。帮助中国企业增加对俄议价能力、结算方式选择能力、外贸政策运用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提升能力。推动对俄跨境电商支付平台建设,支持其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丰富中国对俄输出货品种类,培养俄民众使用人民币的消费需求。发挥中国企业对俄投资的比较优势,鼓励其参与俄境内大型项目建设,并用人民币开展对俄投资。形成利率补偿方案,支持人民币跨境融资,引导企业使用人民币汇回利润。
(四)深化商业银行合作
应加强对俄商业银行的信息交换和信用动态评估,提高交易行为规范性和安全性,推动两国商业银行加强投融资合作,推进产业基金和投贷联动等新型合作模式,扩大中俄本币账户的数量和覆盖范围,丰富中俄本币结算工具。
中国银联应推进银联卡在俄受理网络建设,支持在俄远东边境地区布设金融机具,推动更多俄罗斯边贸中小商户加入银联卡POS机特约商户,鼓励中方银行在风险可控条件下开展贸易项下信用卡融资。
应更好地发挥中俄金融联盟促进中俄商业银行合作的桥梁作用,推动双方更多商业银行入盟,完善内部合作机制,推动联盟成员在重大项目投融资等方面更多使用人民币。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本文摘自《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1年第2期。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