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武:中非合作论坛成国际对非合作模板
2021年12月06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815

11月29日至3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召开。自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经过双方20多年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进,中非合作目前已经步入到全方位、宽领域、立体化的阶段,中非合作论坛本身也已成为国际上对非合作的模板。

中非合作论坛之所以能以机制化、平台化、实体化的方式持续推进,一方面是因为中非由历史延续下来的合作基因,另一方面是双方根据实际的战略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因此,在论坛的牵引作用下,中非合作不仅走在了世界对非合作的前列,也引领了南南合作,进而推动全球合作的发展。

具体到本届中非合作论坛的实践层面,同样是硕果累累。本次论坛双方通过共同发布的四个文件,将共同实施包括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九项工程”。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在新情况、新形势下中非合作将更加贴合非洲的实际需要,更加符合非洲的发展利益。

在投资驱动方面,除了继续提升中国对非的投融资、推动中非投资贸易便利化外,此次还专门提出要支持非洲的中小企业,中国未来3年将推动企业对非洲投资总额不少于100亿美元,设立“中非民间投资促进平台”,这种实际性的投资会进一步推动中非的产能合作和实体经济发展。

在减贫惠农方面,中国将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减贫和农业项目,向非洲派遣500名农业专家,在华设立一批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将减贫惠农列为“九项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反映了非洲对于农业发展的广泛诉求,也有助于将中国卓有成效的减贫经验与非洲国家共享。通过工程的实施,将会推动非洲农业潜力的挖掘,帮助非洲农民增加收入,对扩大非洲农产品的对华出口也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在数字创新方面,中国将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数字经济项目,建设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支持建设中非联合实验室、伙伴研究所、科技创新合作基地。这一点既指向非洲未来发展,也是中非合作新优势所在。过去20年,中非通过在交通基础设施、“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基站互联网建设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未来通过将中国的技术优势和非洲的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有助于帮助非洲实现弯道超车。

中非合作正在走向立体化、全方位的合作态势。但是,在论坛召开之前,一些西方媒体就宣扬所谓中非合作“动力不足”“或现隐忧”“中非合作衰落论”等内容。事实上,不过是将他们脑中先入为主的一些臆想又重复了一遍,反映出他们对中非合作一如既往的不了解。但是,中非合作的发展和成就不会因为他们的偏见而受影响。中非合作论坛的顺利推进恰恰展示了中非合作持续奋勇向前的活力,是引领未来全球合作进程的建设性力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