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胜:中国新周边外交视野下的阿富汗
2021年08月01日  |  来源:中国论坛  |  阅读量:3285

阿富汗是中国的邻国。在中国的所有陆上邻国中,中阿边界最短。两国的接壤地区仅在瓦罕走廊,长度只有92.45公里。走廊两侧山高路险,人烟稀少,通行艰难。边界线上没有口岸,交通闭塞。历史上瓦罕走廊曾是中国与中南西亚文明交流的通道,但在两国的现代关系中,因其不通往来,它的实际功能与其说是把中阿联系在一起,不如说是把它们分隔开来。

新疆安全形势的尖锐化和阿富汗塔利班掌权,提高了中国对阿富汗问题的关注。但这种关注的结果是消极的,它不是拉近了中阿关系,而是使它们离得更远。当时中国的主要想法是不受阿富汗动荡的波及,隔断阿富汗与新疆极端势力的联系,这使中阿边界关闭得更紧。

2002年阿富汗新政府成立后,中阿关系为之一变,中国对阿富汗从远离变为走近。2014年,美国和国际安全支援部队从阿富汗撤出战斗部队。谁将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成为国际舆论的话题。有观点认为,中国凭其不断增强的实力,有可能取美国而代之。不管是否同意这种判断,但阿富汗在中国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则是大势所趋。              

阿富汗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上升

2012年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执政之后,开始实施新周边外交。新周边外交之新不是抛弃了过去的政策,而是在原有基础之上的调整、发展和提升。新周边外交自然使中国更加注重周边地区,阿富汗作为中国的邻国也在其中。

从中国外交的趋势来看,积极有为和主动塑造正在成为它的追求。这种变化也将反映对阿政策上。在过去的35年里,阿富汗一直处于战乱之中,是名副其实的老大难问题,无人能解。中国外交欲积极有为和主动塑造,也一定会在阿富汗问题上进行尝试。

阿富汗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老话题,但它的现实重要性依然存在。一方面,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扩张的势头;另一方面,中国新疆的安全形势也更加复杂,并扩散到内地城市,对新疆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更严重。在这个背景下,阿富汗对中国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既要打击和控制内部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也需要阻隔外部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对中国新疆的渗透和影响。

阿富汗也对中国周边地区安全有重要影响,特别是中亚。中亚与阿富汗有长达2300多公里的边界,又与中国有3300 多公里的边界。阿富汗不稳定发生外溢,中亚首当其冲。如果中亚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泛滥,中国新疆将必受其害。中亚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出的大门,如果中亚动荡不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会十分困难,甚至可能将被拦腰阻断。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阿富汗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地理上,阿富汗位于中亚、南亚、西亚的连接部,这赋予了阿富汗特别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意义。对这一地区的任何区域合作构想来说,阿富汗都是绕不过去的因素。在负面意义上,它是一把锁,使中亚、南亚、西亚相互隔断;在正面意义上,它是一把钥匙,打开中亚、南亚和西亚互通的大门。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来说也是如此。

中国在阿富汗已有重要的经济利益,这指的是中国2008年在阿富汗收购的艾娜克铜矿和2011年中国获得开发权的阿姆河油田。这是阿富汗迄今为止两个最大的外资项目,也是中国在阿富汗的重大投资项目,每个项目的投资都数以亿计。中国需要保证这两个项目及其投资的安全。

中国阿富汗外交更趋活跃

中国新一届领导执政以来,中国的阿富汗外交更为积极、主动、活跃。中国对阿富汗事务上投入了更大精力,相关的外交活动明显增多。中国提出了更加系统和具体的建议,尝试各种外交努力,推动阿富汗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中国大幅度增加了对阿富汗的援助,加强与阿富汗的人文联系。

中阿双边高层来往增多,特别是中国高级官员访阿增多,这在2014年尤其明显。2014年2月,中国外长王毅访问阿富汗。2014年11月,负责国内安全的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郭声琨访问阿富汗。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戚建国上将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访问阿富汗。

在与阿富汗双边合作的同时,中国加强了地区合作,启动了多个双边和三边阿富汗问题对话机制,包括中巴、中伊、中俄印、中俄巴、中阿巴等。此外,上合组织也是重要平台。

2014年10月,中国承办了以推动阿富汗稳定和发展为目标的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议。

中国对阿富汗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自2001年到2013年,中国共向阿富汗提供了15.2亿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约2.5亿美元),为阿富汗培训的各类专业人员约千人。而2014年一年中国向阿富汗提供的无偿援助就达5亿人民币,并承诺在今后3年再提供15亿(约3.3亿美元)。自2014年开始,未来5年中国还将为阿富汗培训3000名专业人员,并提供500个奖学金名额。这都大大超出了过去的水平。

中国的目标是什么?  

促使中国阿富汗外交更加活跃的是三个基本因素。其一是中国外交的变化和新周边外交的要求,其二是美国和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从阿富汗撤出,阿富汗和地区安全形势面临挑战,其三是阿富汗总统更替,阿国内政局出现新局面。

中国的动机既是为本国利益,也是为了阿富汗和地区的安全与发展。中国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是保证新疆安全,推进与阿富汗的经济合作,帮助阿富汗政府平稳过渡,推动阿富汗实现政治和解和长期稳定。

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国谨慎地不介入阿富汗国内的政治进程,也没有直接调解阿富汗的国内冲突。看来,现在中国准备打破阿富汗的僵局,推动阿富汗实现政治和解。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长期以来,阿富汗饱经战乱、动荡和贫困,现在到了结束这一局面的时候了”。2015年1月,有媒体报道说中国2014年12月在北京接待了到访的塔利班代表团,中国对这一消息未加确认。

中国有较好的条件担当调解人的角色。中国在阿富汗有较好的政治形象。它一贯主张“阿人治阿”,尊重阿富汗的独立和主权,希望阿富汗政治和解。中国没有参与阿富汗战争,与阿富汗各政治势力都没结怨,易于被各方接受。

中国在阿周边国家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强的协调能力。周边国家的协作和合作对解决阿富汗问题必不可少。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关系尤为复杂,西方对巴基斯坦有许多指责,认为它与阿富汗和塔利班的复杂关系是造成阿富汗困境的重要原因。但在中国的协调下,中阿巴不仅进行了多轮磋商,而且形成了战略对话机制。

中国也有较多的经济资源。援助只是中国帮助阿富汗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发展与阿富汗的经济合作,帮助阿富汗走向经济自立方向。在中国推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阿有大量的合作机会和可能,这会使阿富汗经济受益,也能推动阿富汗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

中国调解阿富汗的国内冲突,并不意味着阿富汗政治和解必定成功,特别是不能期望它会立刻成功。阿富汗问题之复杂,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的矛盾之深,不是可以轻易解决的。在阿富汗的政治和解中,中国只是一个“助动力”,它推动阿富汗各方谈判,但不是谈判的一方,不能直接解决阿富汗问题,阿富汗问题只能是由阿富汗各方来解决。调解阿富汗冲突也自然带有风险,在不成功的情况下,它会消耗中国的政治威望和资本。看来,中国准备承担这种风险。

中国在填补阿富汗“真空”吗?

中国在阿富汗的积极外交有时被说成是填补美国撤走后留下的真空。

从中国的理念来说,它不认为阿富汗是真空,也没有填补真空的思想。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一直强调的原则是“阿人治阿”、“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它的实质是说阿富汗是阿富汗人的,阿富汗事务最终只能由阿富汗人自己解决,这也意味着阿富汗不是真空,它有自己的主人,阿富汗也不应是大国的猎物,不应在大国之间转来转去和被大国瓜分。

美国在阿驻军是由于阿富汗战争而出现的特殊和临时情况,不是阿富汗的正常状态。外国军队撤出是阿富汗向正常状态的恢复。从这个角度说,美军撤出不是留下真空,而是阿富汗恢复正常状态。

中国没有向阿富汗派驻军队的计划,不会接替美军和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位置,阿富汗不会受中国军事力量的控制。中国也没有按照自己的模式改造阿富汗的想法,没有把阿富汗纳入到自己控制下的意图,也不把阿富汗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这些角度说,中国在阿富汗的作为与美国留下的“真空”不在同样的范畴,也无法填补这些“真空”。

在当前阿富汗安全不容客观、经济百废待兴的状况下,所谓填补真空更多是意味着资源的投入和责任的分担,而不是获得所谓某种权力。任何国家向阿富汗提供帮助都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但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这种能力和意愿。事实上,美国也希望中国提供更多帮助,承担更多责任,但中国这样做了,美国在心理上又有失落之感,对中国影响的上升感到不安。

从中国方面来说,它在阿富汗持开放的态度,愿意与各国合作,包括与美国的合作。2014年10月,在与参加第四次伊斯坦布尔部长会议的美国代表团团长波德斯塔会见时,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国愿与美国“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为阿富汗政治和解与和平重建发挥建设性作用”。事实上,中国与美国在阿富汗也进行着合作,例如联合培训阿富汗外交官。两国有理由扩展它们的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