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全球跨境服务三十年来,我在普华永道日常承接项目中直观体会到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变化。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信任不断增长。”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一带一路业务主管合伙人黄耀和近日在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采访时表示。
普华永道是全球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及专业服务机构之一。“近年来普华永道(中国)陆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派100余名员工,包括俄罗斯、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重点区域建设中国业务网络,协助中资企业开拓当地市场。”黄耀和介绍到,“普华永道(中国)在2013年起就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一带一路’业务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全景平台、组织企业相关讲座、发布‘一带一路’系列报告。”
普华永道(中国)在服务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中企常见的挑战?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态度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哪些行业会在“一带一路”中发挥重要作用?采访中,在1991年就从事企业跨境服务的黄耀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中企“走出去” 风险与机遇并存
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过程中,最关心的是什么?
黄耀和:在我多年参与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过程中,发现中国企业更关心全球化或者海外并购前的一个环节——花大量资源找标的。但其实并购之后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在海外投资的项目里,税务考量贯穿了整个项目周期。在全球投资的不同阶段,其面临的税务考量因素往往不同,需要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企业“走出去”,将置身于不断演变的国际税收大环境中,中国企业在应对国内税务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各国税务管理的合规要求,减少国际税收风险。通过对公司战略、系统现状的分析诊断,借助智能化企业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和多样化技术手段,实现财务系统的高效整合,帮助“走出去”的企业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差异分析调整机制,最终实现财务信息互联互通,提升企业整体管理决策水平。
第二,为实现全球化转型战略管理目标,“走出去”的企业在普华永道帮助下建立内部控制,防控主要风险,持续监督业务运行,并基于内部评估和审计的自我完善,为企业境外运营管理的效果和效率、相关财务数据的可靠性、符合各流程管理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等目标提供保证。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对企业生产模式、员工管理模式、商业模式、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稳定供应链、数据跨境、科研创新等领域的转变,都将对各类企业产生大小不同的挑战,企业更需要着力建设有韧性的核心数字能力,加速创新,才能突破外部环境与内部组织的困境,内外协同,撬动“一带一路”发展的蓝海。
第三,尽管国际政策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步伐从未停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最先面对的是陌生的经济秩序和规则。由于合规理念、法律理解与实施层面的差异,往往可能导致企业在具体执行时偏离合规要求,甚至遭到所在国监管机构的调查与处罚。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摸着石头过河”,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地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自身违规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避免因违规行为而遭到处罚或制裁,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一带一路网:结合您多年提供跨境服务的经历,您认为中企“走出去”遇到的挑战主要有哪些?
黄耀和:“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与机遇并存。同时部分东道国存在政局不稳、经济状况欠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有些国家通货膨胀严重、经济结构单一,金融体系欠发展。中国的企业主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企“走出去”的经验不足,包括海外投资战略定位经验少、成功的国际项目不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经验以及对东道国的文化和商业环境不了解。
第二,中企在“走出去”时也容易遇到信用上的风险,包括海外交易方破产、拖欠商业款项、主权国家违约以及汇兑限制等问题。
第三个风险是来自交易方的风险,包括海外交易方的经营状况、货币贬值,东道国的国家政策法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导致海外交易方偿付能力和偿付意愿严重恶化。
“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全球
中国一带一路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有八年,您如何看待已取得的成果?
黄耀和:历经八年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巨大成果。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举例来说,中企参与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将为当地增1.6万就业岗位;根据规划,中白工业园未来将吸引超过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预计就业人口超过12万,并建成一座总人口达20万的国际化空港新城;中巴经济走廊下属的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将创造5.1万个就业机会,其中超94%的岗位将提供给巴基斯坦本地人;从2015年到2030年,中巴经济走廊预计将总共创造230万个就业岗位,为巴基斯坦GDP带来每年2.5%以上的增长。
从国内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也是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过去八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总体保持不断增长势头。2020年尽管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投资合作不断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1.35万亿美元,占我国总体外贸的比重达到29.1%。一大批境外项目和园区建设克服了疫情的压力稳步推进,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大批基建项目顺利完成。2020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4万列、运送113.5万标箱,通达欧洲21个国家、97个城市,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一带一路网:近年来,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黄耀和:2000年左右,普华永道融资与并购部门主要承接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项目。到了2010年左右,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项目迅速增加。中企前往海外各国投资收购了很多项目,不少外资企业认为这是对他们发展不可或缺的资金、资源与支持。
中国不断建立健全外资法律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这使得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大大提升,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外商来中国投资,实际上是看好中国投资环境及前景的,这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坚定认可。
从几组数字上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中国国债持有额在2016年初约为2500亿元,2018年下半年突破1万亿元;截至2021年5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国债达到约2.1万亿元。
1983年,我国吸收国外直接投资9.1亿美元、2000年为407亿美元,而2020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63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2020年世界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接收国。
2000年,全球共有来自166个国家的52150名各类来华留学生。此后20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生源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这一数字突破50万。
外国愿意持有我们的国债、把钱放在我们的市场,而来华留学生更是他们国家的未来,充分说明了外资企业对中国的信心越来越大。
中国一带一路网:未来,哪些行业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黄耀和:“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全球化发展新趋势,正成为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倡议驱动下的全球贸易很大程度上将以跨境电子商务为载体,具有数字化的特征和超高速增长的潜力。跨境电商的成功取决于基础设施、物流运输、金融服务及电信与科技等支柱行业在“一带一路”参与国的综合发展。
更长远来看,生物科技、新能源等行业也将有效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会有更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