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在解决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对中国和人类的贡献,远远超过狭义的粮食安全。他毕生的努力,对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以肯尼亚的旺加里·马塔伊女士为例,在三十年中,马塔伊女士领导的“绿带运动”在非洲大陆种下了3000多万棵树,为将近10000名非洲妇女提供了工作机会。这些妇女通过种植以及出售树苗赚钱,养活家小。马塔伊女士因此被认为全球最重要的生态贡献人物,被认为做出了世界级贡献。
我们可以确定一个简单的标准,如个人或组织如果为全人类或部分地区、部分人群的和平、安全、平等、福祉等作出显著的贡献,为人类应对共同的挑战如战乱、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作出了贡献,世界人民都应该认可他(她)的巨大贡献。
从这个角度看,袁隆平在改善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上的巨大贡献,完全是世界级的。一些人或许认为,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上的成就,生物学意义上还不够高。但是,杂交水稻对于改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的贡献,则是世界级的伟大贡献。
毕竟,中国超过60%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如果土地产出严重不足,就会成为世界最不稳定因素,而杂交水稻无疑极大舒缓了上述难题:自从在1974年培育出第一代秧苗,在40年间,袁隆平已经培育了数代“超级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中国人口,无疑为避免人口危机,维护国家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消除饥饿目标中,中国做出突出贡献。1990-2016年间,中国食物不足人口占比下降了60.9%,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杂交水稻技术的广泛使用,是这个伟大成就中的重要因素。
在大大改善中国的粮食供给、降低粮食风险的同时,袁隆平也积极推动杂交水稻惠及世界各地。通过开设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袁隆平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0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使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更多国家得到推广。目前,在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多个国家试种示范,都取得了成功。中国种子在异国生根发芽:2019年4月,中国在非洲首次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2019年7月,马达加斯加扩大了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除此之外,坦桑尼亚、卢旺达、多哥等国也展开了杂交水稻种植试验。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数据显示,海外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0万公顷,平均产量至少比当地品种高出20%。同时,中国在埃及、几内亚和利比里亚等16个非洲国家进行了相关试验,取得了显著成功,每公顷产量至少比当地品种高出2吨。根据联合国统计,2018年,全球尚有8.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试想,如果杂交水稻能够在全球一半稻田中栽种,或将能拯救其中5亿人口,不啻为一种奇迹!
人类将永远铭记袁隆平,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及其大面积地推广使用,已经并将继续大大改善全球的粮食供给,大幅降低全球饥饿发生的概率。在众多原先缺少粮食、居民时常面对饥饿威胁的地方,粮食供给的增加,必将大大改善当地的和平状况和经济发展前景。杂交水稻对世界的影响如此巨大,袁隆平这位伟大的中国科学家,将永远为人们铭记。
(王正绪,复旦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全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本文转自南财快评《袁隆平是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