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兵: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2021年04月23日  |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  阅读量:2443

4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倡议“亚洲和世界各国要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同时强调“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方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坚持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早在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就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2020年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十三五”期间,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具体实践包括:(1)积极参与和引领G20议程,将绿色金融引入议程,推动G20相关国际规则磋商和制定;(2)积极参与IMF、世界银行、WTO以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机构进行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稳步推动与经合组织磋商合作;(3)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开创性发行SDR债券,改变了全球储备货币构成;(4)共建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一带一路”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有力补充了国际货币体系;(5)支持WTO继续加强贸易政策监督机制、完善争端解决机制,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包容性发展;(6)与2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7个自贸区协定。

“十四五”期间,基于2021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过程中的实践目标包括维护和完善多边经济治理机制、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呼吁各国共建四个“未来”,即“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要开放创新,开创发展繁荣的未来”“要同舟共济,开创健康安全的未来”“要坚守正义,开创互尊互鉴的未来”,强调“中国将积极参与贸易和投资领域多边合作,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正如习近平主席此前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方向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一,继续维护和完善多边经济治理机制,进一步推动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一是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谈判,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WTO改革,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做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维护者。二是并行推进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提升RCEP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契机,加快构建一个要素流动一体化大市场,以此发挥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积极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是我国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谈判和改革。二是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化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改革,增强对外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多头并举掌握外贸外资政策制定的自主权,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来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而进一步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第三,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深度融入国际一体化大市场。为此,一要积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园区国际化建设,形成“一带一路”工业园区投资贸易合作机制,发挥园区在中国对外国际大循环中的枢纽功能。二要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重点加大对东盟国家进行有效的贸易和投资布局,提升10+1升级版相应的经济治理规则。三要借助进博会等平台,推进进口与投资便利化,加快建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所需的中心枢纽城市和中心节点城市,形成强有力的中国大市场优势,进而支撑全球经济发展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实现内生地改革。

第四,布局和试行央行数字货币,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结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一是发挥人民币作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特殊作用,提升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需要发挥好新建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具体是,大力提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机构参与国际金融机构规则磋商和制定的能力,履行其特殊定位功能,切实维护好多边投资利益,规避对外投资风险。三是稳步扩大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范围。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仍是“4+1”,即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我们要进一步地打造数字人民币的生态系统,包括它的技术基础设施,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地去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一套相应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来监管数字人民币 。而与会多位嘉宾均表示,随着数字技术在国际支付和结算领域的渗透,中国在数字货币试点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结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此为契机,我国应该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沈国兵,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院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48)的资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