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栋:全球两大挑战,G20峰会解决了吗?
2020年11月26日  |  来源:百万庄通讯社  |  阅读量:2849

以线上方式召开的G20峰会刚刚结束。在峰会召开之前,各界就已高度关注。这是因为,当今世界正面临两大挑战,急需G20国家找到答案。

第一大挑战是,国际政治重新向高级政治、传统安全议题的方向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所催生的全球治理等议题,以及欧盟的成功实践,曾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种希望:

经历了几千年的战乱与动荡,人类终于找到了一种解决战争与冲突的方法,国际社会从关心主权、领土和国家安全等高级政治议题,向关注公平、发展和民生等低级政治议题方向发展。恐怖主义、海盗、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低级政治议题,也一度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词汇。

但是现在,国际政治有重新向高级政治议题、传统安全议题转型的趋势,甚至有走向一战前、二战前或冷战状态的可能性。

第二大挑战是,疫情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混乱,有逆转全球化趋势的可能性,并给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的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压力。


到目前为止,G20成员国已经承诺拿出210多亿美元,用于新冠诊断和治疗等,并投入约11万亿美元抵消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但尽管如此,现有的措施仍然力度不够。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G20领导人在应对疫情方面采取更加“大胆”的措施,敦促20国集团填补280亿美元的融资缺口,还“要避免任何形式的疫苗民族主义”。

另外,疫情令一些较贫穷国家面临债务违约风险。在峰会召开前,G20成员国已经就减少及重组政府债务达成一致方案,为73个国家提供延期偿还双边政府贷款提供了条件。并且,该框架首次将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等债权国纳入债务重组进程。

G20峰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由于G20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人们尽管不太有信心,但仍然对峰会的召开充满期待。在峰会中,最受关注的演讲分别来自中国和美国领导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言中对上述议题都有直接论述,延续了他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多个多边场合的发言基调,那就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承诺向国际社会提供一定程度的公共产品,“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阐释中国将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各国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带来更多机遇。

当然,习主席也并非对国际社会所有“呼声”都有求必应。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有一种声音,要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海外债务也纳入到政府债务重组的考虑方案之内。这明显是对中国不利的。

对此,习主席明确表示,“中方支持延长缓债倡议期限的决定……并将对确有困难的国家加大缓债减债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自主提供新增融资”,既体现了大国担当,也提出了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和中国自身利益的明确主张。


与习近平主席的积极、主动和开放心态相比,特朗普总统则与世界开始“脱钩”。

一方面,他延续着“美国第一”的色调,高举疫情民族主义大旗。

从发言中可以看出,特朗普仍然处于竞选状态之中。在沙特国王萨勒曼致开幕词时,特朗普还忙着发推揭发“选举欺诈”。在发言时,他的表现不像是就要离任的美国总统,反而称“很荣幸能和你们一同共事,我期待很长一段时间继续与你们共事”,好像还要在白宫呆四年一样。

另一方面,特朗普也开始适应“前总统”的悠闲生活。

在发言结束以后,本应参加峰会的特朗普却出现在弗吉尼亚州的一家高尔夫球场上。看来,他是要把国际机制蔑视到底了。特朗普其实是在表达对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的不满。G20中的一些西方成员国领导人已经向拜登表达了祝贺。特朗普不愿意听法国总统马克龙等人的发言,干脆就一走了之。

这次G20峰会虽然有很多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并没有产生多少有效的应对措施。各国没有就疫苗的研制和分配问题达成具体的方案,要么不明确承诺,要么承诺的资金不足。在美国态度不明确的情况下,其他国家的承诺的现实意义也被打了折扣。

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一次被美国大选搅乱了的峰会。国际社会能否在抗疫方面达成一致,能否拿出具体有效的集体措施,要看明年1月美国总统职位能否顺利交接了。

(张家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