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远 沈国兵 汤学良:中国企业能否扛住这轮危机,关键看能否打赢“中间品”这一仗
2018年08月30日  |  来源:上观新闻  |  阅读量:2999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召开,我们需要大力宣传进博会的目标:“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向世界阐明中国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的决心,展现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给中美经贸摩擦升级风险降温。中国制造业企业除了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接来自国外优质产品的市场竞争之外,更要借助进博会,进一步消弭与国外优质的中间品、资本品及其生产商的不完全信息,零距离接触进口中间品、资本品,降低企业对中间品、资本品的搜寻筛选成本和采购成本,提升学习机会。同时,要借助进博会,促进国内产业集群、下游企业与国际先进制造业企业之间主动对接,乃至建立合作关系,进而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融入全球生产链的机会、参与广度和深度。


以进博会为契机,推进国际国内企业合作,促进中资企业深度融入全球生产链

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进博会为契机,搭建我国制造业企业与国外中间品、资本品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与融合,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进一步融入全球生产价值链,从而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注入黏合剂。针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建议是:

(一)进博会需要增加中间品与资本品展区比重

目前,进博会以制造业企业为客户目标,提供的相应展区的范围包括消费及电子家电展区的“配件外设”和“解决方案”区、汽车展区的“汽车零配件”区,以及可能在智能与高端设备展区中会有相应中间品展区。这些制造中间品展区的设置非常必要,但是总体上看,现有进博会展区安排还是主要侧重于产成品的展示,但是针对下游制造业企业为客户目标的中间品展区却集中在少数几个产业,且相对产成品展区较小。由于我国存在大量的制造性行业企业,每一个产业都需要进口生产的中间品。因此,我们建议在我国的各个制造业产业、企业中进行调研,以这些制造业企业的需求为准,在组展区安排中以及实际进博会中增加为这些产业、企业提供中间品的企业和产品的展示比重。

(二)进博会需要省市、行业协会协同合作,推进行业企业参会、采购相关中间品和资本品

尽管进博会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可能在信息获得、参与意愿,以及战略眼光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不能够排除有大量具有实际需求,但是由于信息获取不畅等原因未能给予足够重视的企业没有关注进博会。因此,有必要通过各个省市相关机构和行业协会,在当地制造业企业中进行一些宣传推介工作,以推进、组织与促进当地制造业企业参加进博会、采购相关的中间品和资本品。

(三)进博会需要增设国内重要制造业产业集群展示专区,推进企业交流并寻求长期合作

由于全球生产链的建立系多方合作的结果,可能有大量的国际先进制造企业也有与中国相关制造业企业合作进行离岸生产、外包等业务需求的企业,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未能与中国的相关制造业企业形成合作。进博会恰好可以作为促进这些国际制造业企业与中国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建议在进博会中专设国内重要制造业产业集群展示专区,以介绍中国现有的生产集群平台,促进国际制造企业对我国生产集群平台的认识,并了解我国的各个产业集群如何能够帮助这些国际企业降低成本、提供支持,从而促进国内、国际制造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以进博会为合作平台,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进一步获得全球生产链的多重收益

国际贸易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从传统产成品贸易(包括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逐步转向更为深刻的全球化生产(又称为任务贸易、离岸生产和全球价值链等)。信息和通讯技术变革带来远距离沟通成本急速下降,使得生产过程能够被切割为若干环节,并安排在不同国家完成,以充分发挥国别的要素优势。从全球贸易结构来看,国际贸易的深刻变革突出表现在中间品贸易规模的快速增长。在理解中国制造业腾飞的研究中,大量文献研究显示,中间品(包括资本品)进口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借助首届进博会全新的契机与合作平台,推进国际、国内制造业企业合作,有望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进一步融入全球生产链,将大大有助于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获得可能的国际多重收益。


以进博会为合作平台,中资企业进一步融入全球生产链、缓解经贸摩擦的挑战

生产的全球化,无疑是全球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从中获益的不仅仅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分离出低技术需要的生产环节,专注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也获得了巨大收益。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化生产作为分工的高级形式显著降低了产品成本,产生的福利能够被全球共享。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却迎来了逆全球化的浪潮,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衰退(如就业问题)归结为“中国综合症”,甚至特朗普的上台也可能与此有关。从指责中国操纵汇率、退出TPP,到“中美贸易战”,美国主导的经贸摩擦愈演愈烈。逆全球化的本质在于限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一旦中国从全球价值链中退出,将从根本上影响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

据此,无论是中美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速的下降,还是中美两国直接投资规模的下降,都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遭受到严重的损害。这种损害将可能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特别是,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受限将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但这可是中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以首届进博会为契机和合作平台,中资企业需要紧紧抓住全球生产链的链条,增强与国际上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融入全球生产链,为缓解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做出贡献。


以进博会为契机,促进与国际上游企业合作,提升中资企业学习能力

创新引致生产效率提升,是我国制造业崛起的唯一出路。实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然是“多线并行”,除了基础科技实力的支撑之外,知识信息的国别流动也是不可缺少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获得“后发优势”的一条重要路径就在于知识信息从发达国家向我国流动,包括效率信息、技术信息、组织结构优化、质量信息等,承载知识信息流动的两个重要载体就是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品流入)和中间品进口。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扩大进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

由生产全球化引致的知识信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将大大缩短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把握住了生产全球化的时机,在短短四十年的时间内,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其制造业出口规模占全球比重的13%左右,成为“新兴工业化六国”之一(包括中国、韩国、印度、波兰、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因此,从政策层面讲,摒除中美贸易摩擦的干扰,借助进博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拓展本国市场开放程度,对于持续汲取知识信息、实现“弯道超车”具有巨大的价值;从制造业企业层面讲,借助进博会立足全球、进口中间品和资本品,提升中资企业“干中学”的能力,才能在开放的世界市场中保持不败的地位。

(原标题: 李志远 沈国兵 汤学良:赢在中间品!中国企业能否扛住这轮危机,关键看能否打赢“中间品”这一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