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义:中国应如何应对当前印度的挑衅?
2020年10月16日  |  来源:中评网  |  阅读量:5044


据《印度教徒报》9月24日报道,一名印度政府高级官员表示,印度已向中国传递了一个明确的资讯,即“用武力击退印度士兵已不再有效”。据称,印度军队已经向边境前线哨所的部队下达了明确指示,如果他们面临敌对行动,比如试图攻占哨所,或者解放军士兵使用警棍、长矛或其他简易武器的大规模袭击,他们可以开枪射击。这是9月21日中印两军结束第6轮军长级会谈之后透露出来的两军会谈中的一个最新内容。

在中印第6轮军长级会谈中,双方经过协商,共同发布联合新闻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双方停止向一线增加兵力,同时不单方面改变现地态势,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动。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内容其实对印度更加有利。因为印度在前方部署的军队要远远多于中国,而且印度在8月底突袭占领了班公湖南岸几处高地。印度方面之所以提出维持现地局势,并公开声称和炒作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开火,实际上是希望能够在班公湖南岸维持其既得利益,害怕解放军夺回印军占领的高地。印度方面炒作会在边界地区开火体现了印度方面的色厉内荏。

至于印度方面会不会开枪,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因为9月7日印军已经开过枪了。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地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遵守莫迪政府的高层指令,印度内阁对军队具有强大的控制力。但并不能排除印军中有一些人故意挑起事端,两军擦枪走火的可能性。由于近些年来,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大肆向印度军队渗透,印度军队的一些人深受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或者受到一些外国势力的挑唆,不能排除印度军队中有些人确实希望挑起一场战争。如果印军胆敢对解放军开枪,就必定会遭到迅速反击。印军开出第一枪,绝没有再开第二枪的机会。因为中国的后勤补给能力,中方向前线输送兵员、武器弹药、后勤补给的能力要远远超过印度。

在中印两国的边界对峙中,印方经常发出战争叫嚣。当边界局势对印方有利时,它就不断地放话说边界局势在掌控之中,双方可以通过和谈来解决分歧,在5月初就是这样。到6月15日之后,印度觉得吃了亏,就开始发出战争叫嚣。到8月底,印度在班公湖南岸占领了几处高地,他们又不断声称希望通过和谈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眼下,印度自认为占据一些优势,所以希望通过和谈向中国施压,以小博大,企图通过其在班公湖南岸所占据的几处高地作为筹码换取中国在整个西部边界地区的让步。用印度的说法,就是要恢复到4月的状态。

但印度的目标恐怕还不限于此。当地时间9月24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一场线上会议时谈到中印关系时称,印度和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局面,双方需要坐下来寻求解决方案。在当天的发言中,苏杰生表示,中印都正处于崛起之际,两国如何相互适应彼此的发展一直是两国交往中的一项重要议题。以我对印度人的认识,印度人所谓的彼此适应,那么实际上就是要让中国承认他们的领土主张或者实控线主张,承认他的利益,承认他们在南亚地区的势力范围,承认他们在亚洲的势力范围,中国不能侵犯他的这些势力范围,并且中国应承认他的全球大国地位。

印度现在大力提倡和谈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印度目前面临巨大困难,一个是其国内的新冠疫情非常严重,公开报道的染病人数马上就要超过600万;另外就是在中印边界地区囤积这么多的军队,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印度的后勤补给是一个严峻挑战。现代战争,比的是后勤。

中国不希望打仗。中国过去一直把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兄弟看待,非常热情地推进跟印度的合作,不仅是双边,还有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以及 G20等众多国际机制中的合作。中国希望实现中印共同崛起,实现亚洲两大古老文明的复兴,乃至亚洲的复兴。

但从目前中印关系的发展状况来看,印度不想实现中印共同崛起,不想要亚洲的团结。印度完全从一种地缘政治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印两国关系,害怕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去年印度就退出了RCEP,现在它又企图和美日澳等国一起,排除中国,建立一条“去中国化”的全新的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和美国一起遏制中国的崛起。

苏杰生作为印度亲美派的代表,他所主张的印度对华政策已经确定。苏杰生表示希望与中国达成“新平衡”。但以中印两国实力对比来看,除非印度与美日等国结盟遏制中国,否则这种新平衡无法实现。苏杰生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印度之路:不确定世界中的战略》,专门送了一本给总理莫迪。他引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提出在般度族和俱卢族的战争中(影射中美战略竞争),一是印度不能超然于事外,那样到尘埃落定之后印度就没有办法影响结果了;二是印度也不能太高估自己,在决斗的两方中待价而沽,从而使得两方都讨厌自己。那么印度的选择就是加入一方阵营。莫迪本人对《摩诃婆罗多》及《薄伽梵歌》也是欣赏有加。加勒万冲突后,印美战略协调和战略联动已公开化,美印近期将签署《地理空间基本合作与交流协定》,建立事实上的军事同盟。

在边境问题上的反复炒作,就是这种地缘政治竞争心态的衍生品。现在印度的战略界已经把中印两国的这次边界对峙作为亚洲地缘政治未来发展走向一个指向标:如果印度取胜,那么中国将来在亚洲地缘政治中是可以遏制的;如果中国获胜,印度失败,那么就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亚洲的主导。而判断的标准,就是所谓的能不能在边界地区“把中国推回去”,让中国接受印度版本的实际控制线。由此看来,印度在解决边界争端问题上,毫无诚意可言,它的目的,就是让中国完全按照它的意图解决争端。

如果中国不进行坚决反击的话,将来中印边界冲突很有可能会常态化。印度在中印边界地区的行动充满了投机性。印度每次挑起边境摩擦的时间都是经过精心选择。但凡中印之间有大事发生,或者当中国有喜事或者有困难的时候,中印边界往往会出事。2017年洞朗对峙,发生在金砖国家峰会之前,中国十九大之前,中国当时正在军改,开始面临美国的巨大战略压力。这一次边界摩擦,大的战略背景也是一样,中国面临美国的巨大压力,国内又有新冠疫情,印度认为,面对印度的挑衅,中国只能忍让。

对于印度,中国方面必须重新思考我们的战略和政策。美国大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我们必须防范对我不利的“十月惊奇”;准备同时面对美国在台海或南海突然挑起冲突时印度在西线的挑衅。

(刘宗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