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坚:拍卖理论获奖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
2020年10月14日  |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  |  阅读量:3346

2020年10月12日,诺贝尔经济学奖重磅揭晓。今年,此项备受瞩目的奖项被授予了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以表彰他们“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拍卖新形式的发明”。复旦发展研究院邀请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就此次拍卖理论研究者获奖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为我们做分析评论。孙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说明,并认为,瑞典皇家学院颁布的经济学诺奖的人选,可能是想通过拍卖理论告诉今天的社会大众,摆脱经济低迷的困扰,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货币化的手段,而要更多地发挥市场自身活力修复、交易机制和交易条件的完善、政府的包容和相关服务的跟进这三者的合力作用,从而形成可以激发市场活力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得政府逆周期的宏观政策管理效果充分施展。

以下为访谈全文:

FDDI:孙教授,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结果在您意料之中吗?

孙立坚:同往年历届的情况一样,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终结果的颁布,在学术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对此稍显失望,并不是因为获奖人是一匹黑马,而是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认为有更大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学术领袖没有被挑选出来。虽然这次诺奖颁给了在拍卖理论(博弈论的应用分支)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两位斯坦福大学的师生组合——教授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R.Milgrom)和罗伯特·B·威尔逊(Robert B.Wilson),但是在经济学的殿堂里还有一大批学术佼佼者在研究当今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经济增长、国家治理、金融发展、货币政策、贸易模式,人力资本(包括女性作用)等问题,他们却一而再地“落选了”,这不仅使得未来的经济学诺奖人选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而且也会让大众的眼光聚焦到获奖成果的现实意义上。

FDDI:对于大多数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来说,拍卖理论可能会有些陌生,您能帮我们简要解读一下,拍卖理论的核心意义是什么,或者说拍卖理论为何值得全世界关注吗?

孙立坚:本次获奖者研究的问题确实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交易条件(价格)的形成机制问题,它是研究经济学这个学科面对稀缺资源的天然约束条件,如何拿捏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来解决资源配置,以达到最有效乃至公平的结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仅某些特殊商品、特殊市场,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研究交换机制变化所产生的新价格形成的规律,更应重视带着各种偏好、收入能力各不相同、市场地位(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差距悬殊的消费者的异质性行为,及其对于市场活力(企业生产的动力和家庭消费的意愿)和由此带来的价格变化的影响。

拍卖理论的最大现实意义就是,它继续沿着近20年不断成熟和发展起来的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契约理论的技术路线,来探讨一个卖方面对多个异质性的买方,在无法达到信息完全和信息对称的前提下,把资源交到对它的使用价值更为知晓、珍惜的需求方手里,不至于出现让买卖双方后悔而最终退出市场的资源错配的格局。为此,卖方的这种探索“合理价格”(不一定是市场均衡价格)的交易机制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它既要确保异质性的买方有动力接受交易过程中卖方展示的交易条件(价格),又要确保任何交易过程中不能出现一方利益的增加是建立在牺牲另一方利益基础上的“不道德”策略带来的结果。这两个在不完全市场中交易的前提条件是确保资源错配问题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有关拍卖理论的机制设计和价格形成机理方面的理论阐述已经有不少的专著和论文介绍到中国来了,大家可以去看《价格的发现》、《拍卖理论与实务》、《非线性定价》等专著和《比较》专刊上的深入浅出的介绍。

1 2
分类: 全球治理 202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