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和 :互联互通——理解国际关系的新概念
2017年09月22日  |  来源:国政学人  |  阅读量:3568

“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国际政治教科书提供的一个新词汇。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丝绸之路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后,“一带一路”一词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媒体界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一带一路” 倡议需要有自己的理论支撑。二战后,在舒曼计划的倡议下,欧洲联合进程中出现了影响较大的一体化理论;美国在推动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建设过程,其理论支撑是霸权稳定理论和美国式全球化理论;从莫洛托夫计划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社会主义国家间国际分工理论则⼒图为苏联领导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提供学说支撑。那么“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显然,学术界对此似乎还没有提供有说服⼒的理论,目前大多从优势产能合作、互利共赢、陆海权统筹等角度作出解释。

笔者认为,用一体化理论、霸权合作理论、国际分工理论来阐述“一带一路”战略,存在明显的不足,也不符合中国“一带一路”的初衷、手段和目标。一体化理论涉及主权让渡问题,用以解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乃至东亚合作,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在政策上容易导致周边中小国家与中国合作的疑虑和戒心,“一带一路”本意显然不在这里。霸权稳定论设想由一个霸权国家来为其盟友提供安全和市场,从而实现全球或者局部稳定,这个理论既不足以解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现状,也违背了中国外交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观。至于苏联时期提出的国际分工理论,随着苏联与美国展开全球性竞争,其被指责为控制他国经济体系的一种理论,因此,所谓国际分工理论还不足以讲清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共赢的属性。这就需要中国有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将“一带⼀一路”战略或倡议向国内外说清楚。

我认为,不妨把互联互通理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或倡议的理论基础。严格来说,目前的国际关系理论词典中,还找不到互联互通理论这个词。对于互联互通理论究竟是什么,人们也不是很清楚。正因如此,学术界才有必要对此予以对比、概括和总结。人类历史上对世界有所贡献的大国,必是在思想和理论上不步别人后尘、筚路蓝缕、另辟蹊径,从而打开人类深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视野。就此而言,学界与其忙着借用一体化理论、俱乐部产品理论、分工理论、地缘政治理论来解释“一带一路”,倒不如围绕互联互通这个核心概念做文章,丰富和发展“一带一路” 的理论基础。

互联互通目的在于促进相关国家之间交往的便利化和流动性,而不是像一体化理论那样,最终一定要求各国将主权让渡到一个更高的机构。促进便利化和流动性,是当前国际合作需要实实在在解决的问题。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存在太多“不通”,从政策到物流,从资金到基础设施,不一而足,这也就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强调要做好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意义所在。2014年年底,北京召开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中方提出大力做好互联互通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这也是务实的国际合作举措。

互联互通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网络,沿线国家间“不通”的地方少了,彼此容易从更强的关系网络发展到合作共赢的共生体系中。“对接”是互联互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合作各方将彼此需求对接,强调的是平等和相互尊重,是合唱而不是独奏。中方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并非强求他方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来回应和呼应中方战略,而是将中方战略同相关国家已有的发展规划战略衔接起来。这种关系网络的平等性和共生性,与霸权稳定论希望构建的等级性秩序,或者国际分工论设想的固化的上下关系相比,自然更符合合作共赢的潮流。所以,互联互通内不存在一个中心国家,也不存在要将某个国家吸纳进某个中心,它是一个便利化、流动性的共生网络。

一体化理论、霸权稳定论、国际分工论内在的等级性,往往需要各方让渡部分主权到一个更高的国际组织,对此秩序进行管理。这一点显然不太适应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现实。互联互通理论并不强调有⾼于国家的超国家机构来实现国际合作,但要重视相关国家之间通过更紧密、更有效的跨国行政合作,务实地解决彼此之间存在的合作难题。这个模式不同于战后带有理想的世界政府性质的国际组织模式,其重点落在各个主权国家之间的行政合作上,因此,它是一种肯定主权的行为,而不是削弱主权的行为。

互联互通理论的价值观是什么?霸权稳定论、一体化理论、国际分工论等已有的区域合作理论,往往都希望通过一个唯一的价值观来塑造和引导相关国家朝着这个价值方向靠。互联互通理论意不在此。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许多政策阐述和实践过程中,人们可以发现,“共”这一汉字是“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的核心价值。从共建、共商、共享、共生,一直到命运共同体,都可以看到由“共”这一汉字衍生出来的许多词语。这个价值观更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元、多样的政治和文化生态。

现在一些欧洲以外地区的区域化过于强调借鉴一体化理论,对于这些地区来说,或许更重要的是围绕互联互通做文章,而不应该将设想中的一个超国家实体作为理想目标。就此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或战略,其蓝图设计之初,落脚点在互联互通而不是一体化。拥有广泛多样性的亚洲需要互联互通,而不是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会推进互联互通理论的发展,与一体化理论相比,其或许对非洲、拉美、亚欧大陆之间的合作更具有借鉴价值。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