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军: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制多轨并进与中国的选择
2019年08月10日  |  来源:世界知识  |  阅读量:2666

特朗普执政以来,以“美国优先”为旗号对中国、欧盟、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等多个经济体加征或威胁加征关税。近来,日本与韩国之间围绕出口管制的争端也风波再起。一时间,贸易战、技术战、货币战黑云压城,WTO等多边机制运转不畅,国际贸易投资体系似乎面临“礼崩乐坏”的重大风险。然而,阴阳互动、危机并存。就在世人惊呼“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全球化退潮”之际,中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扛起捍卫经济全球化的大旗,而多种形式、更高标准的双边、区域、跨区域的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制也在纷纷涌现。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不会衰亡,反而正在振荡调整中曲折前进,并可能孕育着下一轮全球化的到来。

近年来,我们看到多种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贸易、投资新规制多轨并进,并已取得诸多现实成果。2018年3月,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秘鲁等11国签署《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CPTPP于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标志着一个占全球经济总量13%、拥有超5亿人口的自由贸易体系初步形成;2018年7月17日,日本和欧盟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EPA今年2月1日生效,就此形成覆盖6亿人口、GDP总量几乎占到全球三分之一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2018年9月30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历时13个月的谈判终于落幕,三国就贸易、投资等诸多问题达成新的妥协,并一致同意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更名为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国协定(USMCA);2019年6月30日,欧盟和越南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同意在十年内逐步削减双边贸易99%的关税;2019年7月7日,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正式启动,它将联合13亿非洲人口,构建经济总量达3.4万亿美元的区域经济体;在欧亚地区,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计划到2025年实现商品、服务、资金和劳动力在联盟内的自由流动,终极目标是建立类似于欧盟的经济联盟,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统一市场。此外,美国与欧盟和日本的自由贸易谈判加紧进行,将成为2019年下半年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的重大看点。

较之以往的国际贸易及投资协定,这些新的规制确定了更高的标准。一方面,关税水平大幅度降低。根据日欧EPA,欧盟将取消99%从日本进口商品的关税,日本将取消94%欧盟进口商品关税,包括82%的农产品和水产品。今后数年,日本将逐步取消99%欧盟进口商品关税;AfCFTA大部分国家承诺,将在5年内逐步取消至多90%的外贸进口关税。预计到2022年,非洲内部贸易量将增加60%。另一方面,环境、知识产权、劳工等标准显著提高。CPTPP是一个高版本的自贸协定,它除了致力于降低贸易成本外,还对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环境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USMCA协定共计35章,涵盖关税、农业、原产地原则、纺织品、海关与贸易便利化、投资、电信、金融服务、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竞争政策、国有企业、劳工、环境、中小企业、反腐等诸多内容。较之NAFTA,其调整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原产地原则、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劳工等条款中。观察当下的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制,可以发现,尽管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在农产品保护、汽车关税等领域存在具体利益差异并将在今后的谈判中激烈讨价还价,但在“国有企业地位”“市场经济地位”“反对大规模政府补贴”等原则问题上却高度一致。美欧日三方的贸易谈判代表多次磋商并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欲解决第三国非市场化政策导致不公平贸易、工业补贴、强制技术转移,以致破坏国际贸易运作等问题”,表示将基于国家安全目的和出口管制在投资审查方面进行合作。更有甚者,USMCA中还规定了所谓“毒丸条款”,规定“若三国中有一国与某个非市场经济国家签署自贸协定,则其他协议伙伴有权在6个月内退出USMCA协议。”美国政府官员公开表示,该协议将成为美国以后与各方开展自贸谈判的模板。在新的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制多轨并进的形势下,中国应该放眼长远、直面挑战,全方位融入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大潮。首先,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要由重项目推进转向重规则制订;其次,在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的同时,考虑以适当方式加入CPTPP;第三,以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实现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进一步利益融合与规则共商,避免贸易摩擦引发体系分离;第四,在坚持核心利益的基础上,与其他经济体共同推动WTO等国际多边贸易投资机制的改革,使其适应新的全球化趋势,推动全球生产链、价值链和信息链的深度融合和公平运行。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