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莫让中美经济脱钩论者铸成大错
2019年01月28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3097

前段时间,随着中美贸易争端加剧,“中美经济脱钩论”甚嚣尘上。持此论调的一些美国人说,中国依赖美国市场大于美国依赖中国市场,如果中美经济脱钩,中国将无法承受,而美国则无伤大局,于是他们就有恃无恐地做起“脱钩”举动,比如科技脱钩、投资脱钩、产业脱钩、教育脱钩、人才脱钩等等。但中美经济真会脱钩吗?本人认为不可能,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美双边贸易规模太大。中美建交时双边贸易额只有25亿美元,2018年已超过600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则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2001年到2017年美国对华出口增加577%,远超美国对世界市场出口的平均增长率112%。在这场贸易摩擦中,中国对美出口和双边贸易总量不仅没有大幅下滑,反有大幅增长。表面上看,中方前期损失较大,相当一部分中国对美出口无利可图,造成部分产业转移和就业减少等。但长远看,美方损失更大。美国进口的中间品成本大幅增加,消费品价格普遍上涨,通胀压力难以释放,特别是美国在许多领域将失去中国市场。这种脱钩肯定是双输,但中国的损失是短期、局部的,美国的损失则是长期、整体的。

二是美国对中国资金需求太大。如果按照美国政府采取的投资安全审查,双边投资特别是中国对美投资可能跌到谷底。据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的报告,2018年中国对美投资负增长83%,为7年来最低点。2016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到最高点460亿美元,2017年为290亿美元,2018年仅48亿美元。如果算上中国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130亿美元剥离,2018年中国对美投资实际是负80亿美元。这一下降趋势2019年还将继续。实际上,没有中国投资加入,美国重振制造业的雄心只能是一个“空心汤圆”。何况美国还依赖中国购置国债券来保持财政平衡,这岂是可以任意“脱钩”的?

三是中美相互联结的产业链、供应链太紧密。中美之间的重要产业链,包括汽车、飞机、通信设备、半导体、重型装备、消费品(服装、玩具、家具等)等,在双方产业结构中都举足轻重。即使美国对中国产品全部实行高关税,大部分在华美国公司还是不会转移离开中国,因为大部分产业链具有不可替代性。向哪里转移呢?越南、印度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印度缺乏制造业能力,越南的国内市场容量与中国无法相比。无论在中国投资生产、还是从中国进口中间品的美国企业,都反对高关税,更无法接受割断中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脱钩”。最近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将开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新格局。至于农业、能源和服务产业领域,美国一直对中国是出超的,“脱钩”都会使美国遭受直接损失。

四是中美在高技术领域相互依赖太深。目前美国的高科技优势远在中国之上,并将保持很长时期。但中国在个别领域取得领先也是事实,更多领域的差距在缩短。中国需要学习美国先进科技,这种学习要更符合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但现在美国在科技领域对中国采取的阻断措施,已远超出“知识产权保护”范畴。长远来看,中美“科技脱钩”将严重损害美国的科技优势,其影响包括美国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断,美国高科技大企业失去中国市场订单和利润来源,美国科技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枯竭等等。最重要的是,这将迫使中国自力更生地发展高科技,形成更加独立自主的研发和制造体系,形成更强大竞争力。

五是中美两国人民往来太广泛。现在中国每年有几百万人次到美国旅游,2017年达到530万人次。几十万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成为美国大学最大的外国学生来源。许多美国股民拥有在纽约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对任何打击中国上市公司的做法非常敏感。两国地方省州联系已形成机制,几百对友好姐妹城市把共同利益纽带深入到美国50个州的诸多角落,美国不少州政府以自己的法律体制促进中美贸易和投资。例如,加利福尼亚一个州就占中美贸易总量的1/5,华盛顿州对华贸易也数量巨大,一些石油州、农业州更是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对它们来说,“脱钩”将产生生死攸关的负面影响。

六是中美宏观经济协调对全球市场影响太大。2008年中美逐渐形成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具有全球性的指标意义。双方在汇率、利率、财政、贸易、投资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方面的协调,对G20协调机制具有导向性作用。全球经济治理也需中美合作,WTO改革、全球气候变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至联合国体系改革,都需中美紧密磋商。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同样需要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参与,使之更具开放性、透明性和竞争性,更有规则保证。简言之,没有中美合作就没有世界市场秩序。中美脱钩,必将引发世界市场的极大混乱。

既然中美经济脱不了钩,为什么美国政界和战略界还有人在鼓吹“脱钩论”呢?部分原因在于特朗普团队惯用极限施压的谈判手段,殊不知有时会弄假成真,讹诈一不小心可能变成真实对抗。另一部分原因是美国确有一批意识形态强硬派,他们不顾任何市场规律和经济后果,不惜用“脱钩”对中国展开“新冷战”,即使对美国经济和美国企业造成灾难性后果也在所不惜。因此,“脱钩论”绝对不是美国经济的出路,更不是缓解中美经贸摩擦的良方。相反,通过谈判找到双方经济再平衡的路径,解决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形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中美经贸关系,这次危机才有可能转化为机遇。莫让“脱钩论”者铸成大错。

(作者是上海美国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