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仔 叶振宇 崔志新 周麟:“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思路
2020年08月27日  |  来源:《经济管理》2020年08期  |  阅读量:16349

摘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深入实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是各地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是要建设一种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要突破跨部门跨区域的体制机制障碍,更有效降低知识流动以及技术能力积累、获取和转化的成本,形成跨部门跨区域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行动能力,打破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的瓶颈,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支持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升级。“十四五”时期,我国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科技创新中心,布局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基础设施,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升级,建立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国际创新合作模式。为了实现“十四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针对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我国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完善分配机制,发挥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的作用;完善创新要素流动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共享、有序流动;完善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升级的机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升级;完善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平台效应,制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和顶层设计的作用,探索创新链韧性建设的方式、方法等。

一、引言 

创新对于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广泛共识,但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学对创新是如何产生的知之甚少,创新在经济学中被视为一个“黑箱”,在经济增长方程中被当作一外生的“剩余因素”加以处理。经济学对创新理解上的局限,严重制约了政府在推进创新上的主动性、科学性。但创新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早期的创新研究侧重于供给方,如Pakes和Griliches(1980)[1]通过知识生产路径图揭示出了研发投入、科学家、工程师等在渐进式知识创新中的作用;罗默(Romer,C.)的内生增长理论探讨了既有知识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对创新的影响。但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仅从供给方研究创新,难以全面刻画复杂的创新过程。为了理解各影响因素的复杂关系,弗里曼(Freeman,C.)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以用于分析影响创新过程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影响创新过程的环境和供给因素之外的需求因素等。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适合分析复杂创新过程的工具之一(Kaihua Chen和Jiancheng Guan,2011)[2],而将创新体系从国家创新体系延伸到区域创新体系,将空间因素与创新联接起来,其合理性则是由知识的双重面向所决定的。

从形式上看,创新活动集聚具有一定的经济外部性,大多数文献讨论了同质化创新资源(如人才和技术)和多元化知识集聚两种类型的外部性(Fujita和Thisse,2002)[3]。这类讨论表明,要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需要理解经济增长、经济地理和创新经济学之间的关系(Acs和Varga,2002)[4]。从相关理论看,新增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驱动力(Romer,1990)[5];新经济地理(new economic geography)学强调区域是经济分析的实际单位(Krugman,1991)[6],经济分析不能离开空间因素;新的创新经济学强调,要理解创新需要对制度框架有系统的理解(Nelson,1993)[7],认为创新是产生新知识或以新方式组合现有知识的过程,只有创新体系中不同主体共同参与到这一过程之中,才能有效推动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创新过程的本质是知识的创造、扩散、选择与应用过程,创新体系因而也可视为一种管理知识的体系(崔新健等,2013)[8],但知识包括两种类型,即显性的与隐性的知识,如果所有知识都为显性,则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就可以跨越时空边界,所谓的区域创新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但当知识具有隐性的面向时,空间上的邻近性就成为了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前提,知识的外部性加上知识的隐性的面向,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在创新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马双和曾刚(2019)[9]基于网络视角研究了2015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创新特点和区域创新模式的特点,其研究结论是,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创新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揭示了在我国区域因素对创新存在影响。区域创新体系包含了所有影响企业创新的区域经济、社会和制度因素(Lundvall,1992)[10],特定区域条件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会对区域创新潜力产生影响(Nelson,1993)[11]。区域创新体系路径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或创新环境相关。Maskell和Malmberg(1999)[12]认为,创新与空间邻近性的关系与个体的“时间地理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参与者之间的距离越短,交互协同越顺畅,成本就会越低。知识网络的配置和地理分布通常并非是随机的,而是取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特征、主导产业和知识基础,以及价值链的配置(Chaminade,2011[13];Plum和Hassink,2011[14];Tödtling等2012[15];Martin和Moodysson,2013[16])。网络的空间偏好促进了知识的流动(Granovetter,2005)[17],而造成空间偏好的主要原因是地理邻近性,其对于建立知识(社会)网络极其重要(Agrawal等,2006)[18]。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总量上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过程能否顺利,关键在于创新。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19年已超过1万美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要成功地最终跨越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使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像我国这么大的一个发展中大国,完全靠大量要素资源投入支撑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总量的增加来实现这一目标是难以行得通的。因此,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是我国“十四五”时期所面临的一个紧迫的任务。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鉴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在创新中地位的不可替代性,本文将探讨“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方向、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以期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有所贡献。

1 2 3 4 5 6 7 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