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令:你注意没,习近平出访中反复提到了八个字
2019年03月27日  |  来源:海外网  |  阅读量:7199


此次出访欧洲,习近平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各国元首也充分肯定了这一判断。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始于2017年12月,习近平在接见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代表时提出了这个重要论断。

在2018年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场合和重大的国际会议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频频出镜,非常抢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习总书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就在国内外迅速形成共识。这说明,中国对世界局势的全新战略判断正中要害。

今天,我们邀请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青年学者陈康令为大家解读,何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这么一句: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联系起来便可以发现,“大变局”的说法是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高度提炼。“百年未有”的前缀则是充满历史厚度。

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大变革”,国际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的“大调整”,的确是前所未有,波澜壮阔。

早在2015年10月,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便指出: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

这里提到了近代以来,也就是百年的维度。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震撼世界,和发达国家的实力对比也产生很大改变,这应该是让西方大跌眼镜的。

习近平还强调:”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

西方过去做的不好的地方,要勇于批判,吸取教训。这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西方的成功经验,我们也要学习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比如“大国协调”本身是欧洲政治的产物,如今我们在国际舞台上依然要协调各国复杂的关系和利益,但不能只是大国说了算,而要靠大家共同制定的制度规则。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到了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成功举办之后,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

“在这次峰会上,我们

首次全面阐释我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

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

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

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

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

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在二十国集团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

这六个“首次”气势如虹。跟一年前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相比,这次的主题当中多了“变革”这两个字,学习的内容也从学理的分析研究转向实践的谋篇布局。全球治理领域的确需要中国共产党“马上就办”的实干作风。

 

由此可以发现,要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当从三个方面切入,这其实也是三对主要矛盾: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全球化和反全球化,中国百年和世界百年。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