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硅谷银行、签字银行事件以后,美国银行业危机仍未平息,再多一家地区银行——西太平洋银行遭挤兑需要筹集资金,面对银行业压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本次议息会议一度考虑暂停加息,但最终仍支持再加息25个基点,未来将视信贷收紧状况决定利率走势,根据联储局点阵图显示,今年只会再多加息1次,25个基点,下半年甚至会减息?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做客凤凰卫视演播中心,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以下内容由发展研究院根据访谈内容及孙教授增补内容编辑而成,供读者参考。
Q1.美国银行业危机仍未平息,西太平洋银行因为存款快速流失而需要筹集资金,不过美联储仍然一如市场预期加息25个基点,主席鲍威尔强调,仍需要继续抗击通胀,并表示年内不考虑减息,但金融市场却有不同的看法,利率期货显示,6月份减息的机会接近五成,在金融市场风险加剧的情况下,今年内掉头减息的机会是否不能低估?
孙立坚:从目前释放出来的统计指标和美联储的政策意图可以看出,美联储判断经济过热引发的高通胀问题依然是当前货币政策应对的主要问题。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相机抉择的做法有可能损害政策的效果。为了提高市场对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所形成的信赖度,所以美联储估计不会立刻转变货币政策方向。但是现在出现的银行业大面积的流动性危机,导致美联储不得不思考金融稳定的问题,所以他们可能会降低加息的力度或者拉长加息的时间间隔。即使这样,如果美联储不在事前做好利率风险的压力测试,自己也不清楚加息会带来多大面积的影响和是否可能再度出现像硅谷银行和瑞信银行危机的黑天鹅事件爆发,那么一旦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美联储可能会降息,向市场投入资金,那么美国也将进入到深度的滞胀风险当中。
Q2.由美国地区银行引爆的风险,已经开始对信贷市场构成压力,硅谷大型科企的裁员潮一波接着一波,加上通胀居高不下,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是否有增无减?
孙立坚:美国经济的硬着陆乃至世界经济进一步疲软的隐患仍然很大,美联储现在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通胀目标的实施对美联储今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美国经济恢复到健康的市场活力来说有很大的意义,因为过去美国经济的繁荣建立在债务驱动型的基础上,这种过度消费和过度投资都是加杠杆后才实现的。cheap money(编者注:低利率贷款)时代带来了科技和金融泡沫相互影响的结果,而现在,又出现了因cheap money的退出而带来的金融泡沫和科技泡沫同时破灭的叠加效应(挤兑就是破灭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过去产业空心化带来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结构失衡问题,其内在脆弱性随着去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而越来越难以维系,所以加息造成的更大的结构失衡风险会给美国经济带来非常沉重的打击。
因此,今天美联储只是赌一把,希望能尽快把通胀的问题解决,再来对付因流动性紧张引发的金融去杠杆对经济造成的伤害,但不管怎样,现在我们看到这种分批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美国进入通胀和经济衰退共存的风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Q3.市场押注美联储的加息已经接近尾声,美元指数应声回落,促使非美元货币再度迎来反弹,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收盘上升近1%,挑战6.8的关口,随着中国和俄罗斯未来将扩大一系列经贸合作,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的使用将更为广泛,二季度人民币是否可以迎来明显的转势?
孙立坚:从中国的基本面来看,人民币币值稳定和走强的可能性依然很高,稳健的货币政策、内循环不断发力和政策红利的释放、市场开放和人民币跨境使用场景的增加等多个因素都会导致人民币需求的增加,人民币的稳定甚至走强也是必然趋势。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如果像08年金融危机这类黑天鹅事件再次发生,市场开始恐慌,流动性逃避的情绪和行为会造成美元大幅度升值、非美货币大幅度贬值,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和资本流动的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