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敏:建构学科、智库、传媒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2019年01月11日  |  来源: 智库论坛   |  阅读量:9178
   2018 年 5 月 19 日,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主办的 2017 年 CCTI-BPA 智库最佳实践案例发布会暨智库评价系统研讨会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发布了 2017 年 CCTI-BPA 智库最佳实践案例名单,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自主制作的大型公共外交纪录片《我从非洲来》获最佳活动奖一等奖。  《我从非洲来》是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策划制作、并得到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计划、义乌市文化精品工程支持的 6 集纪录片,是国内首部由学术机构自主拍摄的反映中非民间交往小故事,展现中非交往大面貌的纪录片,是学术机构跨界影视的有益尝试,更是高校智库建设生动的实践案例。

           非洲研究院 10 大举措,打造特色鲜明的非洲事务专业智库

   2007 年 9 月 1 日,非洲研究院正式成立。此后 11 年,是这个历史不长的研究院团队怀抱理想、砥砺前行的 11 年。10 余年里,以刘鸿武院长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在非洲研究领域逐渐展露才华,相继获得了浙江省首批高校创新团队、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侨界创新团队贡献奖,教育部首个非洲研究长江学者拥有团队等多个荣誉称号,2017 年又获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10 余年来,非洲研究院团队勇于担当、奋力前行,获得了不少荣誉。近年来,非洲研究院先后入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大学附属最佳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科评价研究院“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中国智库索引(CTTI)“中国高校智库综合评分 TOP100”等。这些显著的进步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又在情理之中。谈及非洲研究院的发展经历,已经行走非洲 30 多年的创始院长刘鸿武教授深有感触,他将研究院的发展归结于做了 10 件大事。

  一是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个高起点、国际化、结构合理、设置有序的实体性非洲研究机构,立好四梁八柱,以图长效发展。10 年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国内高校首个实体性的非洲研究机构,有独特的建院理念与治学精神,稳定的领导班子、专职科研团队、行政团队,及良好的办公室环境与经费支持。刘鸿武院长说,必须“先筑巢再引凤”“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兵”,只有建成一个实体性科研机构,才能可持续发展,显现综合平台优势。10 年来,研究院团队不断壮大,学科建设持续发力,学科规划务实推进,经费资助稳定增长,逐渐成为国内非洲研究的组织者和推进者。

  二是培养起了一支热爱非洲研究事业的专职科研与管理队伍。人们常说,一流学者到了哪里,学科就带到了哪里。到金华建院伊始,刘鸿武院长就将学科和团队建设作为建院之本,他以开阔视野广招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甚至影视传播学等跨学科博士入职,并针对非洲学特殊要求,提出并实施青年教师发展“四定原则”(定领域、定地域、定国别、定专题)和“十年‘十个一’职业计划”等务实举措,为青年人“指方向、扶上马,送一程”。他选定“当代非洲发展问题”和“中非发展合作”两大重点方向,组织大家协同攻关,十年磨一剑,取得明显成效。迄今团队核心成员都有赴非学习调研经历,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非洲研究“国家队”。一批富有情怀、学有专攻的青年学者成长起来,在研究院大舞台上开始搭建自己的特色小平台,开创出研究院分和有序、协同创新的喜人局面。 

   三是积累产出了一系列填补空白或学术原创性的成果,并开始在国内外传播。10 年来,研究院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战略研究》等国家级项目 19 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14 项,出版专著百余部,发表核心论文 400 多篇,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填补了国内非洲研究的空白,一些成果开始外译推广,为国家对非工作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几年来,刘鸿武院长带领学术团队努力建构有中国精神气派的“非洲学”教学科研理念、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师资队伍,努力在赴非调研基础上开展研究,接地气,通民情,被外交部称誉“有效带动了国内非洲研究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创建了影响广泛的“中非智库论坛”以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中国对非事务学术话语权。早在 2010 年,研究院就配合国家外交重大活动赴非举办研讨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赞誉。2011 年,作为政府所倚重的高校智库,研究院在外交部支持下创办“中非智库论坛”,该论坛在中国和非洲连续召开了 7 届,成为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常态机制,是中非思想沟通交流的国际舞台。早在 2013 年,国务委员杨洁篪就赞誉智库论坛有力推动了中非思想交流对话,2015 年世界权威智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刊文认为“中非智库论坛是中国扩大在非洲的软实力及寻求在学术层面的影响力的一个很好实例”。2018 年 9 月,将继续举办“中非合作论坛——智库论坛”写入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 年)》,这表明“中非智库论坛”成为国家级对非工作之一。

  五是构建了本硕博、留学生、培训生“三位一体”的“非洲学”学位体系,填补了我国非洲学学位点空白。经过多年努力,非洲研究院推动学校建成对非经贸本科、对非汉语本科和专业硕士、“非洲学”交叉学科硕士专业、“非洲教育与社会发展”交叉学科博士专业,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非洲学位体系;10 年累计培养毕业研究生150 多名,目前在读硕博研究生 60 多名。学校还是教育部、商务部、国家汉办对非多维人才培养基地。

  六是开发形成了系列配套的“非洲学”本硕博各层次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队伍。非洲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编撰专业教科书,形成系统化教材。早在1997 年刘鸿武教授完成的《非洲文化史课程建设》就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非洲研究院建院后,团队先后编撰出版著作类教材 30 多种,开发本硕博各层次非洲学基础课、主干课、选修课、通识课、小语种课等 40 多门课程,浙江师范大学是国内唯一开设系统化非洲学课程的高校,积累了丰富教学实践。2016 年《服务国家战略的非洲学人才培养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对非汉语教育学成果获得“全国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七是建构了扎根非洲的国际合作机制,学科建设在非洲本土影响力不断提升。建院伊始,非洲研究院就走出象牙塔,不做沙发上的学问,而是虚心向非洲学习,拜非洲人为师。研究院先后聘请了 8 位非洲籍优秀学者,目前在岗 4 位,约占科研人员总数的 1/6。同时,约九成的科研人员有 3 个月以上赴非进修访学经历,其中近半数科研人员有半年以上访学经历,2 人通过旋转门赴我国驻非使馆长期工作,有的科研人员长期在孔子学院挂职,获得对非深度体验。10 年来研究院对非交流和外事活动累计 200 多项,与非洲 20 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人才联合培养、互派学者协议,在国际会议上主动设置议题、建构概念,引导舆论走向,在非影响力日益提升。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