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敏:建构学科、智库、传媒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2019年01月11日  |  来源: 智库论坛   |  阅读量:9182

   八是建设成为国家对非事务的重要思想智库,主动服务国家的咨政建言功能日益显现。非洲研究院主动对接国家对非战略,充分发挥政策咨询、公共外交、舆论引导等功能。近年承担中央各部委委托项目数十项,10 多份报告获中央领导批示或采用证明。研究院积极配合对非外交重大活动,适时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十周年研讨会、中非媒体智库论坛等国际研讨会或主题演讲30 多场(次),在海内外媒体发文百余(篇)次,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近百次,及时解读对非战略,引导公共舆论。

   九是形成了一支能讲好中非合作故事、促进中非人文交往的舆论引导和知识普及队伍。建院以来,研究院科研人员深入非洲实地,结交当地人民,建立一流人脉。刘鸿武教授担任中宣部、国新办“讲好中国故事”专家,多次率团出访非洲,宣讲中国对非政策,讲述中非交往故事。2010 年创办国内高校首个综合性“非洲博物馆”,每年免费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万人次,并在上海、宁波巡展,成为面向大众传播非洲文化的立体“教科书”。研究院还在金华秋滨小学建成“非洲文化园”,在婺城区琐园村建成“非洲国际研学村”等,让学术成果普及于民间,服务于社区。 

  十是搭建了支撑有力、服务多样的软硬件平台,成为引领国内非洲研究发展的重要协同机构。研究院已成为国家对非研究的系列高端平台,是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非洲中心、教育部中南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外交部中非智库论坛、浙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 2011 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非洲地区发展报告》《中南人文交流年度报告》编撰单位,设有《非洲研究文库》《非洲研究》《非洲研究智库专刊》编辑室等成果发布平台,及尼日利亚、埃及、南非、水资源、影视等区域国别中心,还推动校内各学院设立了非洲艺术、法律、教育、文学、经贸、地理、体育、交通、音乐、科技、汉语国际推广等 10 多个专业协同中心,形成了校内非洲学综合建设大平台,同时积极支持帮助国内各高校搭建非洲研究平台与机构,提供学科建设经验,推进全国协同发展。非洲研究院智库实践模式与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7 年 5 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高度评价非洲研究院所做的大量工作,称誉其创新举措及做法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推广性”。当然,非洲研究院智库建设之路并非平坦无阻,目前面临着人才队伍转型困难、智库评价手段陈旧、国际合作停于面、协同创新步入“深水区”等发展难题。所幸,非洲研究院从开始就深知上述难题,也一直在探索破解之路。


        拍摄纪录片《我从非洲来》,是非洲研究院智库建设的创新之举

  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行走非洲 30 多年,永远行进在学科建设创新路上。他总是在思考中国传统学科如何与时代需求接轨,何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在刘鸿武院长的总体策划下,非洲研究院自己发起、自己策划、自己组建导演团队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纪录片。在“融媒体”时代,大型纪录片《我从非洲来》的制作及其在非洲国家、国内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展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既传播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正能量,纪录片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了中非交往的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又将学术研究、智库服务与媒体传播三者相融合,对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非关系,具有特殊的探索意义。

 《我从非洲来》以小人物叙事风格讲好非洲人

 在中国的故事,契合国际传播习惯纪录片《我从非洲来》是以非洲人为拍摄对象,义乌为主要空间背景,讲述非洲人在中国的经商、公益、婚姻、教育、美食、艺术活动的 6集纪录片。其中,第 1 集为“来自非洲的客商”(经济层面);第 2 集为“义乌即吾乡”(社会层面);第3 集为“中非跨国恋”(情感层面);第 4 集为“练成中国通”(教育层面);第 5 集为“舌尖上的非洲”(生活层面);第 6 集为“中非艺术桥”(艺术层面)。

  目前,国际上讲述非洲人在中国生活的纪录片主要有《中国混音》(China Remix)、《广州之王》(King of Guangzhou)等,它们刻画了非洲人在中国尤其是广州遭遇到的种种生存困境,以偏概全地渲染了中国的移民问题,并逐渐在欧美国家广泛传播,给世界观众形塑了一种中国人对非洲人不友好的负面印象,在国际上形成了不利于中非民间互信的舆论引导。因此,在中非合作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利用影视手段重新发声,让世界更进一步了解到非洲人在中国也有很多鲜为人知的闯荡商海、勤劳创业、积极正面的故事,并非都是负面叙事。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非洲人和我们一样,也有酸甜苦辣,他们在异乡的故事需要被纪录、被讲述。而义乌小城就集结了数千个这样的正能量的非洲商人,因此,讲好义乌小城故事,也即讲好中非合作大故事,用影像记录一个时代。 

  纪录片旨在打破国内制作的同类题材在国际上传播力度有限的瓶颈,完全以国际化的视角和叙事方式讲好非洲人在中国的故事,组建了中非联合拍摄团队,由电影学博士张勇和索马里籍传播学博士和丹·阿布迪联合执导,并在摄影、音乐、剪辑等部门引入了非洲电影人作为主创。在具体叙事风格上,本片定位为“讲叙非洲人自己的故事”“发出非洲人的声音”,为了让国际观众更容易接受,本片去除解说词,完全以非洲人的自述串联影片的主体结构,每集挑选 3 个有故事的人物,以他们的口吻讲述自己的“中国印象——来到中国——生活经历——价值观”,突出国际流行的小人物叙事风格,着眼于非洲人与中国人共通的全人类社会、家庭冷暖等普世性内容及价值取向,而非猎奇性内容,最终达到使国内外观众均能接受的目的。 

 《我从非洲来》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中国传统学术界的一次成功的转型尝试

  影片自 2017 年完成后,在国内外尤其是国际上影响广泛,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反响。2017 年8 月,该片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后,收获非洲同行和观众积极好评,并被赞比亚卢萨卡国际电影节重点选为开幕影片。在喀麦隆最有影响力的媒体 Cameroon-Tribune 报道中,以“大开眼界”来形容对重新认知中国的影响。2017年11月,联合导演之一和丹·阿布迪博士携《我从非洲来》接受 BBC 深度采访报道,国内主流媒体环球网、新浪网均有转载;《我从非洲来》获邀参加英国、瑞士多个影视文化节,得到西方国家关注和认可。同时,《我从非洲来》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和赞比亚ABNTV签约播出;随后,分别在国内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北京卫视展播。随着纪录片的广泛展播,本纪录片也收获了业界众多认可,先后获 2017 年浙江省纪录片“丹桂奖”二等奖,“中国电视星光奖 2017 年度浙江省纪录片推荐作品优秀系列纪录片奖”“2017 中国网络影视年度最佳纪录片奖”,入围四川金熊猫电视节“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提案大会等。在智库界,本纪录片获得了 2017 年 CCTI-BPA 智库最佳实践案例最佳活动奖一等奖。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