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翔:拜登政府贸易政策令人失望
2022年01月27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896

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贸易政策。拜登执政已满一年,他虽然提出并执行“以工人为中心”的贸易政策,但第一年贸易政策总体效果令人失望。

负责贸易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自身职能给出的定位,是“致力于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开放,创造新商机,提高家庭、农民、制造商、工人、消费者和商业的福利水平”。这既是自身定位,也可以作为对照检验政策成效的标准。用它来衡量,过去一年拜登政府的贸易政策至少在三方面都不达标。

首先,没有致力于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开放。推动世界范围内市场开放的重要途径是削减双边关税、便利化贸易投资程序、推动区域自由贸易等。但特朗普时期对英国和日本等国加征的钢铝关税,对中国2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至今仍未被取消。今年1月12日,拜登政府再次拒绝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玛丽·特里威廉提出的就钢铁关税进行谈判的提议。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再次拒绝日本要求,明确表示美国不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同时,拜登政府提出将筹建“印太经济框架”机制,但是至今没有提供构建这个“新经济框架”的相关细节,只有一个宏大的目标。而我们都知道,政策目标越宏大,涉及目标越多,往往最后越容易成为随风飘散的口号。当然,美国给其他国家“画大饼”,最后不了了之的各种框架、计划、战略已屡见不鲜。

其次,贸易政策对提高民众福利水平贡献有限,反倒是由于供应链的阻塞,通胀持续严重,民众叫苦连连。

拜登入主白宫后,积极推动所谓“以工人为中心”的贸易政策。但实际上,拜登政府的贸易政策只是在特朗普的政策上做加法而不是减法,这决定了两者在本质上高度一致,底色都是保护主义。事实已经证明,保护主义并不能增加美国工人的福祉。当初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批评,如今对拜登政府的贸易政策同样有效。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让美国民众利益受损,这已是确定的事实。

如果拜登政府的贸易政策是有效的,能够违背制造业产业自然分工布局的规律,推动产业链“非自愿性”回到美国,那么2021年下半年由于美国国内产业链和物流瓶颈导致的通胀就不会发生,或者说至少不会出现如此大的涨幅。因为从通胀结构看,推动能源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有能源、二手车、中低端芯片等,都和外部进口有关。2021年11月美国CPI达到6.8%,分解来看,推动CPI快速上涨背后的推手是:能源价格上涨33.3%(其中油价上涨58%),二手车价格上涨31.4%。12月美国CPI继续上涨,达到7%,创40年的最大涨幅,其背后是能源价格上涨29%(其中油价上涨49.6%),二手车价格上涨37.3%。美国净进口额持续增大。按现价计算,截止到2021年三季度,美国商品和服务净出口为-9397亿美元,上年同期是-7257亿美元。持续增大的通胀压力和贸易赤字都从深层暴露出前后两届政府贸易政策的失败。

第三,拜登政府的贸易政策存在偏颇。拜登称其贸易政策为“以工人为中心”,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给出的部门职责定位是不仅要提高工人的福祉,而且还需要提高农民、制造商、消费者等的共同福利水平。如果仅因为工人、工会游说力度较大,只为取悦这部分群体,就必然会导致对其他群体利益的忽视。例如,拜登在2021年7月28日提出一项新规,要求在政府采购的产品中,有至少60%的组件必须在美制造。对此规定,美国商会发出强烈批评。此外,拜登坚持不全面取消加征的钢铝关税,虽然保护了传统国内钢铝生产企业及其工人,但是损害了商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国际贸易本质上是发挥比较优势,趋利避害,互通有无。其首要的出发点是关注效率。要实现对非效率问题的关注,就必须辅以其他社会民生政策。缺少贸易政策之外的配套政策,才是导致美国目前工人阶层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

新冠疫情让一年来美国贸易政策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期待拜登政府能够看到这些问题,重回开放合作的正道。

(作者是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分类: 全球治理 202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