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文:错峰比较,不改变中美经济增速预期
2021年08月19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372

据统计,2021年二季度美国GDP同比增长12.2%,高于中国7.9%的增幅。这一横截面数字马上让美国媒体和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浮想联翩。《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美国和中国正在眼下这场经济增长竞赛中互换位置。报道还援引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测称,美国至少在接下来几个季度中都将保持这种优势,这将是1990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中国,并将此归功于美国为推动经济复苏所投入的资源规模远超中国。

首先,应该指出,这种比较是不科学和片面的。二季度单季美国经济同比增速高于中国是不是事实呢?是事实。接下去是否会有美国经济单季增速高于中国的可能性呢?也有可能。但是,因为受疫情冲击,中国经济是在2020年一季度跌到最低点,同比下降6.8%,二季度开始反弹,同比增长3.2%;美国则是在2020年二季度跌到最低点,环比折年率大降31.2%,三季度后强劲反弹。也就是说,两国经济波谷及其后的回升轨迹大致相差一个季度。拿2021年二季度的同比增速比较是一种典型的错峰比较,没有可比性。

如果真的要进行增速比较,考虑到疫情给中美两国带来的经济波动非同期性,需要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进行两年累计增速比较。2021年二季度,美国GDP比2019年同期累计增长3.3%左右,中国则增长11.4%,优势非常明显。至于今年三、四季度,笔者认为,中国GDP比2019年同期的两年累计增速仍将大致维持在11.4%左右。而鉴于中国2020年三、四季度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4.9%和6.5%,2021年三、四季度比2020年同期的增幅估计分别在6%和接近5%。2021年美国全年增速预计仍将低于中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2021年中美GDP将分别增长8.1%和7.0%,2022年将分别增长5.7%和4.9%。如果以2019年为基期作三年累计增速比较,中国是16.9%,美国是8.3%,中国增速是美国的两倍。总体看下来,经济增速仍然是中国快于美国。

其实,如果只拿单季增速做世界范围内的横向比较,美国也没有什么好得意的。2021年二季度欧元区国家同比增速比美国高得多,欧元区19国GDP同比增长13.7%;其中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三国分别增长19.8%、18.7%和17.3%。但这并不表明欧元区经济好于美国,因为2020年其GDP下降幅度也比美国大得多,欧元区19国整体下降6.5%,法国下降8.0%,而美国只下降3.5%。如果算2019至2022年三年累计增长率,欧元区是2.0%,法国是1.4%,均远逊于美国的8.3%。欧洲国家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兴奋起来,说它们GDP增速超过了美国。

至于美媒吹嘘美国经济复苏所依赖的大规模财政货币刺激政策,更算不上什么好经验,反倒是值得警惕的高风险经验。在党派利益和眼前利益驱动下的超扩张性财政开支,已导致美国联邦预算赤字达到惊人水平。据国会预算局统计,到2021年5月底为止的2021财政年度头8个月联邦预算赤字已经达到2.06万亿美元,估计全年超过3万亿美元,占GDP比重13.4%,为1945年以来第二高。截至2021年8月13日,联邦国债达到28.43万亿美元,业已到达封顶线,国会眼下就要为提高上限吵来吵去。美联储零利率和空前的量宽、回购政策,促发了严重通胀。到7月份为止,消费物价指数已连续三个月同比上涨5%以上,大大超过美联储2.0%的门槛。其直接结果是国内形成巨大泡沫,并加剧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金融风险。因此,美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复苏很可能难以持续。高盛7月2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估计,到2022年下半年,美国GDP增速将回到1.5%-2.0%的水平。

而且,更大的风险在于德尔塔毒株正在美国疯狂传播,近期单日新增确诊数平均超过12万,累计死亡人数已经超过62万。如果不把抗疫放在首位,保住更多生命,经济增长也难以持续。实际上,二季度美国GDP年化环比增长6.5%,已经明显低于一些经济学家预计的9.2%。

相比之下,中国经济进入下半年虽然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下行压力,但各种内生动力依然强固。财政政策依然积极稳健,赤字率很低,货币政策总体仍属常规,没有大水漫灌。因此,中国经济的后续增长力远强于美国,笔者估计,十四五期间年增率达到5%或更高有很大的可能性。因此,无论从疫情前的2019年算起,还是从2020年起计算各单年GDP增速,中国都将高于美国。

马修斯亚洲的中国问题专家罗福万认为,最近美国的经济“就像华盛顿国民队连赢五场,但他们仍有五场比赛低于五成胜率”。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就算“逆转”也只是中国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道路上的一个小波动。这其实也是个横截面错觉。因为单季的非同周期比较不能说明“逆转”,棒球比赛也没有错峰规则。美国更需要做的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控制疫情和财政金融风险上,确保经济增长可持续,而不是搞点统计把戏自我安慰。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