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在保守气息日渐浓烈的氛围之下,美国朝野一些人对中国怨气颇深。他们对中美两国经贸间的“不平衡”满腹牢骚,对中国当前在处理各种内外事务上的做法与意图表现出猜忌和歪曲解读。这突出表现在对中国加快海外投资、构筑南海设施,以及处理反恐等问题的举措深为疑惑。我们也看到,近日美国方面释出消息,中美经济团队已着手恢复对话,努力缓解经贸紧张关系。那么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力求全面、客观看待中美关系呢?
愿意读懂对方很重要
近期美方一些人似在凝聚一种思潮,试图对所谓中国采取“重商主义”“债务外交”“国家资本主义”,以及所谓违反国际法等问题做出抵制。这无非反映了几个问题:美方一些人,尤其是政府中参与政策制定的人,不太懂得中国;美方一些人的心态陷于焦虑,沉迷于霸权思考、失去管控双方关系的自信等。
这也提醒位于中美关系另一端的我们,不能犯上述同样的错。比如:在中美领导力转型期内,我们变得不那么懂得美国(甚至一些人是不太愿意懂得美国)、过于自信、不够体谅美国的关切。总之,我们在塑造美国接受中国崛起方面,不能放松努力。
确实,最近十年以来,中国国力迅速提升,科技进步大幅向前,生活条件改善,中国人民与政府日益感到自信,这些都有着不少事实依托。我国从过去举债引资,逐步走向为世行、亚开行融资做出卓越贡献,并分别在其中取得了第三位的投票权重。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的历练,人民币已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揽子储备货币体系之中,成为国际社会新晋的公认硬通货。
鉴于我国民众长期形成的储蓄传统,企业和百姓在小富之后往往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在初步小康之后还一度高储蓄。内需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大致还是这几年的事情。在有了一定的经济积蓄之后,我们目前正向扩大内需消费的方向转型,并通过加速进口来储备我国下一阶段发展的条件,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期待。
中国大陆经济长期的快速、稳健发展,与全球化滚滚大潮密切相关。正是由于欧美技术与日韩资本乃至中国台湾的管理技术汇聚大陆,才有了各国各地区优质生产要素在中华大地上的空前融合。应该说,中国的成功就是世界合作的成功。必须看到,是中国党和政府四十年前决定走改革开放的新路使中国获得了一次新生。也必须承认,是各国各地区与我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大力合作,才有这些大变化。我们要看到合作共赢中自己不亏欠别人什么,我们也要感谢国际社会普遍与我们相向而行,在中国招商引资的时代向我们敞开了心扉。
总埋怨中国并不可取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成功,美国的心态理应感到宽慰和乐见。“拯救世界”,不就是基督教新教的普世情怀吗?更何况中国的成功又给美国进步带来了发展:中国商品降低了美国的通胀,提高了美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对美国环保多有贡献;中国逐步增长并开放中的市场,也给美国出口与就业带来了愈益扩大的机会;包括中国超算和高铁在内的技术进步,倒逼美国在这些领域再度锐意进取。
但是,今天一些美国人对中国的进步醋意十足,他们没在审视自身不足上下功夫。无论美国的选举制度,还是初中等教育制度,如今都面临危机。对此,美国不少人自暴自弃不愿作为。作为国内政治制衡的美式分权制度本来很有特色,也曾在避免重大决策错误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制度现在却常常成为党政工具,政治家们往往为了反对而反对。这造成其制度衰退、效率低下、社群分裂。
对自己曾经遥遥领先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美国能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倒是不错的品质。但是,一些美国人把自身竞争力的风光不再,一概归咎于他国搞猫腻、耍手段,未免看低了自己。应该说,中国当代高科技的发展基本是源于自主创新。我们确实希望如果条件允许就从美国进口,然而但凡涉及敏感与两用技术,美国都高挂“禁运牌”。这在阻碍中国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迫使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今天中国上天入海,美国并没有教过我们几招,基本还是国人自主创新的突破,对此美国应该心知肚明。
保持客观理性的心态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大力主张基于多边主义与制度化的自由贸易,反倒是美国退缩到单边、双边与少边的所谓“公平贸易”的小道上去了。但是,当人们在批评美国的同时,不要忘记美国的进口关税长期在大国中是最低的,因此在进口领域也是最“自由的”。对于美国的政策影响,我们需要认真研究。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现代化的新内涵,即包含“生态环境”的“五位一体”。我们正在向“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化美好愿景再出发,并为深化经济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的重要举措。就此而言,中方的锐意进取,与美方心情迫切地希望“中国制造”必须公平计入环保、创新与人文成本的愿望,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美国一些人应该调整心态,对此公平正视。而中方则无论美国是否打压,仍必须继续坚持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对于来自美国一些人的埋怨与批评,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不宜急于与他们互怼甚至开展“同等规模”的对撕。我们时刻保持自己客观理性的心态,对竞争采取冷静的应对,未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是复旦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