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鑫:太空探索不应陷入意识形态竞争
2021年05月21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3286

5月15日清晨,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这是自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圆满成功后,中国在空间探测领域取得的又一硕果。

就在国人为之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西方一些媒体一直在用“阴间滤镜”报道中国的太空活动。

其实,自人类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开始,外太空探索就从未和谐过。冷战期间的太空竞赛,是美国与苏联为了争夺太空实力的最高地位而展开的比拼。它起源于二战后两国之间基于弹道导弹的核军备竞赛。迅速达成太空里程碑的技术优势不仅被认为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也是意识形态先进的象征。太空竞赛促进了发射人造卫星,对月球、金星和火星的无人太空探测器,以及在近地轨道的人类太空飞行和飞往月球的开拓性努力。

而且在好莱坞事实性衰落、原创匮乏的情况下,在意识形态层面,好莱坞的功能也在美国政府的有意推动下,开始向硅谷转移。与冷战年代相比最大不同点在于,在这一轮的太空竞赛中,跨国资本起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而“标靶”就是火星。乔布斯曾公开指出,马斯克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城市、超级高铁、人工智能,特别是Space X外太空探索领域的持续经营,将占领未来文化想象力的高地。

正因如此,而今中国在经过70余年的积累,开始在太空领域加速进军时,美国政客、媒体和科技企业必然会联合起来进行抹黑。因为这是彻彻底底的高科技领域,也被他们定义成了意识形态先进性的代表。

反观中国的太空探索,则正迎来“超级2020”。近期来看,一是中国将完成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近地载人空间站。该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

二是实施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

三是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系统建成由30颗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服务范围延伸至全球,与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系统兼容、互操作,真正做到“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四是完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的发射与在轨应用。

五是建设低轨移动互联网星座“鸿雁星座”。该星座由运行在轨道高度1000多公里的数百颗卫星构成,预计于2023年在轨部署完成。

远期,到2030年前后,将实施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下一代空间基础设施、火星和小行星取样返回、觅音计划——太阳系近邻宜居行星的太空探索计划等重大工程项目,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多年来,中国在太空领域一直秉持敞开大门的合作理念。中国和联合国外空司发布的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就是最好的佐证。我们盛情邀请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一年多以来,中国的开放姿态迎来了诸多合作伙伴与合作项目。这与某些国家和组织要建立太空部队、宣布把太空列为一种新战场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赞誉。

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呼吁在太空领域,中美应该加强合作。其先决条件是美国的“沃尔夫修正案”须被废除,否则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合作。合作可能须先从低调领域开始,比如共享遥感数据等。中美还可讨论共同努力,减少环绕地球并威胁到每个人的太空垃圾带。最重要的是,合作可扩展到联合载人太空飞行。目标是建立联合月球基地,而非陷入一场太空竞赛。

几十年来,太空遨游为人类提供了以不同方式看待世界的机会。曾搭乘美国“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说:“让我惊讶的是,地球看上去多么脆弱。”中国航天员凝视地球时肯定也会有类似感触。太空合作也许能带来改变人类思维的机会,推动中美缓解紧张局势。这对所有国家和我们共同的蓝绿色星球来说都是好事。

(作者是中国航空工业影像中心策划总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