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励:青年交流为澜湄合作注入动力、定力与耐力
2021年04月24日  |  来源:上海学习平台  |  阅读量:2006

澜湄合作机制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有五载,澜湄青年交流也伴随着合作机制迅速从培育期迈入成长期,促进了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深度构建与长远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下,澜湄青年交流逆势增长,为机制发展注入活力。今年作为澜湄合作下一个五年的开局之年,青年交流将成为确保澜湄合作机制动力、定力与耐力的关键,也将是后疫情时代下构建澜湄青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

新冠疫情下澜湄青年交流的逆势增长

自澜湄合作机制启动以来,澜湄青年交流持续推进。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玉树澜湄源头寻访活动、国际青年夏令营为代表的各种活动受到湄公河国家的欢迎。其中澜湄青创赛成为澜湄合作机制的青年交流名片,更形成了六国轮办机制。2019年澜湄六国成立澜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这是继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澜湄环境合作中心之后成立的一个澜湄合作机制国家间功能平台,为全方位深入服务澜湄流域青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后,在诸多国际人文交流机制停滞的大背景下,澜湄青年交流则逆势增长,为澜湄合作机制发展注入“活力”。第一,联合六国高校设计实施《澜湄青年创新发展三年行动(2020—2022)》,涵盖了创新创业教育行动、国际社会实践行动、创新人才培养行动和智慧成果共享行动等多项内容。第二,举行澜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澜湄青创赛国际组委会。澜湄六国高度认可现有中心进展并启动“云”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共享等。第三,召开首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交流校地合作论坛并启动“澜湄青年在线”。论坛以更好地服务澜湄合作为导向,深度探讨了校地资源对接与合作。同时澜湄青年在线平台的启动为疫情下六国青年间的沟通、在线学习、赛事管理等提供了一体化的渠道,并为未来打造“澜湄在线大学”夯实了基础。第四,举办了首届澜湄高校教师线上教学技能培训与澜湄青年创新创业线上训练营。项目活动为来自六国的高校教师开设相关课程,同时聘请资深专家对六国青年创业项目进行深入指导。

青年交流为澜湄合作注入动力、定力与耐力

自澜湄合作机制成立以来,青年人文交流有效促进了澜湄合作机制快速、持续的发展,并为机制注入了动力、定力与耐力。

第一,青年交流的多级主体联动使澜湄合作机制更具“动力”,具备流域内其他机制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澜湄流域内存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美国“湄公河下游倡议”、“日本—湄公河峰会”、“韩国—湄公河国家外长会议”等多种域内外机制,在其中不乏存在一些人文交流活动。但澜湄青年交流合作与之区别的是形成了“中央引领、地方参与、高校联动”的全方位多维互动模式。中央部门为澜湄青年交流提供了牵引力与强力支撑,上海、青海、云南、广西等地方政府分别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中华水塔”“面向东南亚的重镇”,为澜湄青年交流以及澜湄合作机制提供了经济、区域、文化、教育等复合型动力。这是澜湄合作机制所独具特色的。此外,诸多高校在学科互动、人才培养的强强联合,也为未来澜湄合作的人才储备上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二,青年交流使澜湄合作机制更具“定力”,成为抵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信心基石。随着澜湄青年交流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项目上的六国青年互动,使青年群体认识到澜湄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客观情况,同时也形成了群策群力去共同促进水资源合作的最佳方案与互动模式。此外,六国青年对于澜湄合作机制在激发地区发展潜力与增强水资源有效管理的信任与信念也使得澜湄合作机制更具“定力”,成为未来共同经历风浪、应对国际挑战的关键所在。

第三,青年交流使澜湄合作机制更具“耐力”,成为推动机制持续提质升级与突破水资源合作瓶颈的关键。澜湄合作机制经过五年惊人的“澜湄速度”与“澜湄效率”的发展,已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但区域合作机制彻底的完善化与成熟化需要流域六国几代人的共同经营。同样,澜湄水资源自澜湄合作机制启动以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取得累累硕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日益复杂的国际因素,澜湄青年交流则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营、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样化的模式,加深了六国青年彼此的了解与互信,提前共同探讨和设计合作方案,培育了六国未来合作机制的运作者、水资源合作的推动者,为澜湄合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耐力”。

以青年交流促进澜湄合作提质升级的因应之道

后疫情时代下,澜湄青年交流成为超越地理局限并跨越时空连接六国的“无形纽带”,同时也是促进澜湄合作提质升级,深度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在。

第一,深入推进与执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纲领性文件中关于澜湄六国教育合作、青年交流、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重要内容,巩固和扩大澜湄青年交流品牌项目的影响力。同时扎实推进《澜湄青年创新发展三年行动(2020—2022)》中关于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国际实践等多元化的内容,将澜湄青年交流不断提质升级。

第二,推动“澜湄青年在线”平台向“澜湄在线大学”的迭代升级。“澜湄青年在线”的启动解决了新冠疫情下六国青年的交流互动、远程教育等难题。从短期来看,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且随着5G的迅速发展也将为青年交流的加快与加深提供便捷。因此,澜湄六国可深度挖掘“澜湄青年在线平台”的培训功能、学习功能、社交功能等,在活动推进中不断累积经验,提升平台的承载力与服务力,向“澜湄在线大学”迭代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六国青年的相互认同,形成澜湄青年命运共同体。

第三,发展集项目转化、师资培养、学术交流、成果发布等为一体的澜湄青年互动新模式。在澜湄青年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选择有利于流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标志性成果,进行试点项目的转化和发展。同时选拔有参与澜湄合作交流经验的流域内高校老师进行师资培养或短期培训,推动流域内高等教育的交流,并促进澜湄合作的发展。同时加快流域内高校的学术会议举办、成果交流,并以青年成果、青年观点为重点,发布和出版相关系列作品。

第四,打造澜湄六国青年志愿团队,不断增强六国青年的澜湄责任感与认同感。以澜湄青年合作交流中心为平台,建立和凝聚一个关注流域、关注未来,且具有使命感、责任感与认同感的六国青年团队,就流域开发和保护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与实践,为整个流域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与青年力量,培养六国青年成为未来澜湄合作之船的掌舵者与护航者。

(作者系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