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纯、纪昊楠:守住务实底线,中英合作前景可期
2020年12月28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739

近日,英国新任驻华大使吴若兰连续就中英关系释放积极态度:先是在上任之初称赞中国防疫举措,主张中英合作大有可为;本月在上海出席活动时又表示中国是英国非常重要的国际盟友,希望与中国建立更加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近期她还访问了武汉,提出中英在贸易投资以及医疗创新等领域可有更多前沿的合作。吴若兰大使这些言论不禁令人眼前一亮。这与今年中英关系在疫情下遭遇的那些波折形成对比。笔者认为,约翰逊政府基本坚持了其务实的对华政策,没有太多受到反华噪音困扰,而令中英关系陷入对抗境地。

首先,良好的中英关系是英国当前迫切需要的,也是中国所期。2020年对英国而言可谓困难重重。一方面,英国国内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目前英国累计确诊新冠感染病例已经超过226万例,在全球列第六位。眼下,几十个国家禁停英国航班。面对病毒变异带来又一波疫情冲击,英国政府不得不再次考虑实施严厉的封锁措施,这令本就前景黯淡的英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英国政府预测,2020年该国经济将萎缩11.3%,陷入自1709年大霜冻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要到2022年底才能恢复。而眼下,英国政府已为抗疫和纾困支出了超过2800亿英镑,未来可能将面临后继乏力的窘境——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预计,今年英国的财政赤字总额将达到3940亿英镑,相当于GDP的19%,为和平时期该国历史最高的债务水平。

另一方面,自今年1月英国正式“脱欧”以来,持续近一年的英欧经贸谈判,在越来越大的实质“脱欧”压力下,终于在平安夜告一段落。一纸协议实现了英欧间“零关税、零配额”经贸往来,化解了潜在的北爱尔兰边境问题,使英国的司法不再受制于欧盟法律监管,也缓解了对英国“脱欧”后经济前景的担忧,为未来英欧经贸关系乃至英国经济带来确定性。尽管如此,协议未能一次性解决英欧之间关于渔业、金融市场准入等领域的安排,未来英欧双方还需商讨磨合,英欧间经贸关系还需耗时磨合。“脱欧”之后,英国国内的分离主义等问题还会再次浮出水面。值此内外交困之际,英国与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加强合作,显然是正确选择。

其次,总体而言,回顾近年来英国对华政策,务实的态度是主基调。2013年,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就呼吁欧盟与中国寻求全面、大胆的自由贸易协议;2015年,中英宣布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同样是在2015年,英国不顾美国反对,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亚投行”中首个G7国家。2019年,英国与中国签订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数年来,在两国政府共同推动下,中英经贸交往、人文交流不断升温。中英双边贸易去年首次突破1000亿英镑,据英中贸易协会的近期调查,中国与英国在贸易、旅游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为英国带来了约15万个就业岗位。

再次,与中国交好,契合正式“脱欧”后英国拥抱世界的抱负与“全球英国”的追求。英国“脱欧”后,“全球英国”的目标更离不开良好的中英关系。纵览当前英国外交布局,英国似并未一味追逐特朗普政府引领的民粹风潮,而是成为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弄潮儿。过去两年时间里,英国已经和58个国家签署了“脱欧”后贸易协议,尤其是今年与日本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与加拿大达成延续性贸易协议,与越南完成了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还谋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是自由贸易的忠实拥趸。这符合英国一以贯之的实用主义、利益至上的外交传统。英欧经贸协议正式签署之后,英国终于可以不受欧盟共同商业政策的羁绊,暂时甩开了拥抱全球的最大包袱,“收回控制权”的英国可以更加积极、明确的姿态开展国际合作,包括自由自主地与中国商谈自贸协定等。而当下中英贸易正不断升温,第二季度中国成为英国最大进口商品来源国;在今年1至10月,中英贸易额逆势上扬,同比增长2.8%。未来中国在英国“全球英国”的规划中无疑应当占据重要位置。

最后,中英合作前景可期。在贸易领域之外,中英双方也有许多合作共赢的机会。例如在金融领域,刚刚签署的英欧协议几无解决欧盟市场对英国的金融开放准入问题,英国势必要为占有比较优势、约占其经济7%、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的金融业寻找新的机会。而中英之间在金融领域本就有着长期的传统合作,随着中国金融持续扩大开放,以金融立国的英国将迎来更多对华合作机遇。在环保领域,中英同样志向远大,英国立法确认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而中国最近宣布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推进绿色发展大有可为。人文交流领域,中英教育、文化、体育、青年合作前景广阔,疫情下医疗、科技合作需求更为突出。

当然,英国的历史羁绊、国内复杂的政治势力和多变的国际形势对中英关系也构成了挑战,能否坚持务实的对华政策,还需英国政府脚踏实地开展合作,我们也当继续听其言观其行。

(作者分别是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