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纯 徐浩栋 蒋帝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潜力及深化路径分析
2020年08月18日  |  来源:《德国研究》2020年02期   |  阅读量:8832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多以来,已取得了丰硕合作成果,北欧五国也均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合作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中国和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广受关注。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尽管目前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联系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但双方合作属于潜力开拓型,存在着相当发展潜力。展望未来,中国与北欧国家合作既存在诸如长期友好关系、贸易互补、“冰上丝绸之路”新平台等优势,也存在北欧市场规模小、中国北欧距离远、北欧五国利益诉求不同、欧盟可能的对中国北欧次区域合作存在微辞和疑虑,以及双边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及法律法规差异等一系列挑战。建议中国加强与北欧国家优势产业的合作,加强政府间的对话和社会文化交流,降低非经济因素阻碍,充分发挥中国与北欧国家合作潜力,进一步加深双方的经贸合作。

一、“一带一路”与北欧国家

(一)“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

从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到宣布成立丝路基金、创建亚投行,再到中欧班列的正式启用,6年多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了亮眼的合作成果:根据“中国一带一路网”的数据,截至2019年7月,中国政府已经与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商签范围由亚欧地区延伸至非欧、拉美、南太、西欧等相关国家;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超过6万亿美元,中国成为25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超过900亿美元,与5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投资协定;与部分国家在铁路、港口、航空及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中欧班列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欧合作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近1.7万列,国内开行城市达到62个,境外达到16个国家的53个城市,回程班列已达99%,基本实现去一回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中欧先后遭遇新冠疫情荼毒之际,今年第一季度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同比上涨了15%,3月份更是创下了总数和去程班列数量的历史新高,为中欧合作抗疫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北欧五国与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积极互动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和冰岛等北欧五国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颇为热烈的合作态度。尽管目前北欧五国不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是“一带一路”的直接参与者,但其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加深与中国经贸往来的热切期许显而易见。这五国均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柱,是亚投行的创始会员国,同时,均对中国参与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持开放态度。无疑,“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的高频词,给中国和北欧国家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丹麦作为“西北欧桥梁”,既是陆海地理要塞,又是周边经贸纽带,也将是“一带一路”在北欧地区的重要驿站。2015年,丹麦成为首个加入亚投行的北欧国家,2017年,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表示,愿在多层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贸易和双边合作进一步联系欧亚,有望成为两个大陆未来增长与繁荣的“发动机”。

芬兰一直积极响应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2015年,芬兰加入亚投行,总统尼尼斯托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两个重大倡议,将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一带一路”倡议体现出的友好合作姿态弥足珍贵。2017年,习近平主席对芬兰进行了国事访问,与芬方共同发表了《关于建立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都同意加强经济发展规划对接,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合作,共同促进亚欧大陆互联互通。

作为唯一与华签订自贸协定的北欧国家,冰岛于2015年加入亚投行。2017年10月,中冰双方高层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涵、合作范围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还就进一步深化中冰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地方政府间合作达成初步共识。2018年9月,冰岛外交部长索尔达松访问中国,并同中方就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拓展经贸、地热、旅游、北极、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挪威积极响应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于2015年加入亚投行,希望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拉近和中国的距离。2017年4月,挪威首相索尔贝格访华,双方认为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合作,共同促进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挪威方面强调,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各国互联互通是很合理的做法,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很有建设性,会对欧亚大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015年瑞典首相访华之际,中瑞领导人就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分享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全面加强两国各领域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同年,瑞典正式加入亚投行。瑞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内容包含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而瑞典在基础设施方面有很好的优势,该倡议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带来中瑞合作的潜在机会。

二、中国与北欧国家“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贸合作潜力分析

(一)近年来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不断增长,但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往来历史悠久,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关系也得到长足的进步,但总体规模有限。

1.对外贸易

2000年以来,中国对北欧五国进出口总量增加幅度明显(见图1)。2000至2019年,中国对北欧国家出口额增加7倍多,但是占中国总出口额比例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虽然近几年占比有所回升,但是依然低于1%;同期,中国从北欧国家的进口量增加了3.3倍,但在中国总进口额中占比较低,而且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由2.33%下降至1.10%。

 

2.对外投资

从中国对北欧四国总直接投资存量来看,直接投资存量在欧债危机后有着显著增加(见图2)。2008至2018年这十年中,中国对北欧国家直接投资存量增加45.62倍,但是总体上中国对北欧国家的投资额度相对较少,在最高的2014年也只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0.96%,且波动幅度较大。中国对北欧国家投资总量在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中的占比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二)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属于潜力开拓型,具有继续扩张的空间

无论从目前中国和北欧国家经贸规模,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给双边经贸带来的新的增长动力来看,中国和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均有成长的空间。我们通过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与北欧国家继续开展深入合作的潜力进行实证分析,尝试定量研究双边合作潜力。

1.模型基础

引力模型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贸易潜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伊萨德(Walter Isard)与佩克(Merton J. Peck)和贝克曼(Wilfred Beckerman)最早发现了地理位置上越相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流动规模越大的规律,而潘赫能(Pentti Poyhonen)在经济学领域对“引力模型”做了发展、延伸,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且简便的经济学模型。他们认为两国或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总流量与两国之间的国内生产总值成正向关系,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向关系,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其中,Xij表示双边贸易额,A表示常数项,GDPi*GDPj表示两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乘积,Disij表示双边的距离。模型两边取自然对数将模型非线性转化为线性形式。

2.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根据基本理论模型,本文将人口和开放度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中来研究中国与北欧五国的贸易潜力,变量及其解释见表1。

理论上,GDP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GDP越高生产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双方的进出口;人口则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需求能力,人口越多需求量越大,贸易量也会增加;运输成本与距离成正比,双方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高,会限制双方的进出口贸易;外贸依存度表示一国的经济依赖于对外贸易的程度,程度越高则越有利;是否是欧盟成员国对进出口贸易也存在着影响,欧盟成员国在欧盟框架下开展贸易有很明显的优势;是否与中国签订自贸协议也对进出口贸易有着影响,通过自贸协议,降低关税,能促进双方贸易往来。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