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纯 徐浩栋 蒋帝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潜力及深化路径分析
2020年08月18日  |  来源:《德国研究》2020年02期   |  阅读量:14036

2.中国与北欧国家区域合作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其一,在经贸合作方面,对北欧国家来说,其土地和人口相对较少,内部市场容量和需求有限,而中国有着相对完整的工业结构以及巨大的需求市场,经济发展迅猛,消费能力提高,中国市场能为北欧国家的产品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对中国而言,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日益从改革开放初期粗犷型、追求经济总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模式的嬗变。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换代,富于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的需求日增。而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在高科技运用、创新理念和体系建设以及环保、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均处在世界领先地位。无疑,中国和北欧可以通过加强多层面交流,互利共赢,双边合作匹配度高,潜力巨大、充满机遇。

其二,在全球治理方面,一方面,与综合国力雄厚的大国不同,北欧国家无意争夺世界和地区主导权,强调国际合作、重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中国合作,为其在快速变革的世界中进一步证明其国际地位提供了机遇,打造提升国家实力及国际事务相关度的平台,北欧国家可借此平台进一步推进其共同利益;另一方面,机制高效、政局稳定且经济状况较好的北欧次区域会成为中国除欧盟外在欧洲的又一伙伴,随着北极事务地缘政治重要性“从边缘向核心”的日益上升,中国与北欧国家合作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北极地区的合作。

3.“冰上丝绸之路”为中国与北欧国家合作提供新平台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北欧五国的次区域合作中一个特别的合作亮点就是“冰上丝绸之路”的合作,2017年7月,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这无疑也为中国与北欧国家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支撑。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开发利用北极航道出现历史性机遇。北欧北极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关键,连接着亚洲、欧洲和北美———北半球约有90%的国际贸易发生在这三大洲。北极地区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因此通过利用北极运输,世界将获得更有效的运输系统,当地人将有机会受益于经济发展。整体来看,北欧国家都尤为注重在挖掘冰川融化所带来的经济机遇的同时承担北极环境保护的责任,关注和维护北极原住民的利益诉求,极力推动北极事务的多边国际合作,期望借助北极理事会、巴伦支欧洲-北极理事会等国际机制增强北极国家间的信任、营造北极合作与稳定的政治气氛。全球气候变化使北极一跃而成为地缘政治的中心之一,并加强了北极与全球政治的联动性,导致北极地缘政治的边界不断往外拓展,域内国家、域外国家以及其他非国家行为体的利益交织并相互作用,使北极地缘政治格局更趋复杂。在这种复杂环境下,积极发展双方北极关系符合中国和北欧国家在北极事务中的多维利益诉求。

(二)中国与北欧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面临的挑战

1.北欧市场距离中国较远且规模较小,当地劳动力成本也较高,在北欧投资的中国企业所有制形式较单一

从地理距离来看,中国与其他北欧国家地理距离均在7000公里左右。从中国通往欧洲的最短海上航道要穿越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约1万海里,漫长的航路造成了昂贵的运输成本,阻碍中国与北欧国家之间的投资和贸易的发展;从市场规模来看,北欧五国共有人口约2681万,其中人口规模最大的瑞典拥有1000万人,规模最小的冰岛仅有33万人,人口约束着市场容量;从劳动力成本来看,生育率低、老龄化程度高导致北欧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高昂,成为中国对北欧国家投资的阻碍之一。我国的投资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制造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大,成本因素制约严重。从投资企业性质来看,目前中国对北欧投资的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作为市场开拓先锋,国有企业具有体现国家利益、资金相对充裕的特点。但仅依靠国有企业是不够的,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追求高效益,能够为中国对北欧国家的投资增加活力,构成多元化多层次混合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结构。

2.北欧五国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

北欧五国尽管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但在社会、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仍存在区别和分歧。北欧五国中丹麦、芬兰、瑞典三国是欧盟成员国,且芬兰还是欧元区成员。由于是欧盟成员国,丹麦、芬兰和瑞典政府可以向欧盟层面“外包”敏感政策事务,并能从欧盟的协议及地缘政治“权重”中获益。就安全政策而言,芬兰和瑞典是永久中立国,而丹麦、冰岛、挪威则是“北约”正式成员国,因而在处理安全议题时逐渐有了“大西洋主义”倾向,且这一倾向在中美地缘政治对立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愈发显著。尽管北欧五国均为北极理事会正式成员国,但各国地位差别很大。挪威、冰岛两国在潜在经济发展中享有重大利益,且两国政治关联度日益增加,其立场较为务实;相对“游离”的瑞典的立场则更加恪守准则。尽管北欧部长会议能把国家层面管理者聚到一起,也因此发挥了一些作用,但它缺乏欧盟和“北约”信奉的管理及体制影响力。因此,不同的需求也是中国与北欧次区域层面的合作潜在挑战。

3.中国与北欧五国存在思维方式、政治理念、社会价值观、文化传统和法律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与北欧国家在社会价值观、政治理念、制度安排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易引发误解和矛盾,甚至对峙。北欧国家常将这些差异上升到政治层面指责中国,例如挪威、瑞典等不时就所谓“人权、西藏、新疆”等内政问题指责中国,近期,北欧部分媒体关于中国不断进行国际“侵略”、不自由的制度等负面报道已经在北欧国家引起了消极影响,北欧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也有所下降,这都将恶化双边政治关系和合作氛围,对中欧经贸关系的正常运行形成干扰和冲击,对经贸合作造成阻碍,成为经贸合作持续发展的隐患。而地理方位、思维方式、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和法律法规的差异,使得双边在投资、贸易往来中存在误解和摩擦,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跨文化磨合。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