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研究手册》出版
2025年10月28日  |  来源:复旦国务学院  |  阅读量:359

       2025年10月,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组织编写的《国际组织研究手册》于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国际组织研究手册》是中国学者首次从国际组织知识体系视角,对国际组织的实践和理论进行全面的概括、总结、提升并予以体系化。全书对以下内容进行系统阐述:国际组织的历史和理论、国际组织的行为逻辑与行政制度、国际组织的伦理及国际组织的合法性、有效性、自主性、复杂性、责任性、国际组织法、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组织的创设和扩员、国际组织与国内政治的互动、国际组织的功能、国际组织的改革和建设以及新兴国际组织的实践等。该书遵循逻辑性、集成性、系统性、原创性,力图较全面展现当代中国在国际组织领域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国际组织研究手册》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薄燕教授、朱杰进教授、张雪滢博士担任主编。来自复旦大学、外交学院、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按照目录排序)的专家和学者参与了本手册的编写。

       《国际组织研究手册》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志敏教授、苏长和教授担任总主编的中国政治学研究手册系列之一。此前已经出版了《政党政治研究手册》、《中华经典国际关系辩论手册》、《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手册》。



附:《国际组织研究手册》目录

本卷前言:把世界组织起来

第一节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的外部环境

第二节国际组织的概念

第三节《国际组织研究手册》的主线和特色

第四节《国际组织研究手册》的编写历程

第一章  国际组织的历史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国际组织的历史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三节  如何研究国际组织的历史

第四节  国际组织历史研究的几组矛盾

第二章  国际组织的行为逻辑

第一节  理解国际组织的行为:基本假定

第二节  国际组织对权威的追求

第三节  国际组织对权威的维持

第四节  国际组织对权威的使用

第三章  国际组织伦理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伦理特征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伦理向度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伦理规范

第四节  国际组织的伦理冲突、挑战与资源融合

第四章  国际组织法

第一节  如何理解国际组织:国际法学者与国际政治学者的差异、一致与互动

第二节  国际法、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法)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传统法律问题:以赋权为中心

第四节  国际组织的新兴法律问题:以负责任性为中心

第五节  中国国际组织法实践的新发展

第五章  国际组织的决策机制

第一节  国际组织决策机制的重要性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投票权分配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决策规则设计

第四节  国际组织的决策效率问题

第五节  中国创设的国际组织的决策机制设计

第六章  国际组织的人事制度

第一节  国际组织秘书处的角色

第二节  国际组织秘书处的研究视角

第三节  国际组织人事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国际组织人事制度的改革

第七章  国际组织的财政制度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资金来源与分配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三节  国际组织财政的研究视角、内容及方法

第四节  国际组织财政制度的未来展望

第八章  国际组织的议程设置

第一节  国际议程设置理论的核心概念及其解释

第二节  议程设置与国际组织的变革方向

第三节  议程设定与议程管理:国际组织议程设置的主要阶段

第九章  国际组织的知识生产

第一节  知识生产与国际组织的权威性

第二节  国际组织知识生产的特点与分类

第三节  影响国际组织知识生产的因素

第四节  国际组织知识生产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第十章  国际组织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国际组织问题研究中的身份认同议程

第二节  国际组织身份认同的两个层次:内部认同和外部认同

第三节  国际组织身份认同的基本假定

第四节  国际组织身份认同的影响变量

第五节  构建国际组织身份认同的中国主张与中国实践

第十一章  国际组织的非正式治理

第一节  非正式治理的兴起

第二节  非正式治理的理论

第三节  非正式治理的实践

第十二章  国际组织的合法性

第一节  内涵与要义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自我合法化策略

第三节  其他行为体对国际组织合法性的支持与补充

第十三章  国际组织的有效性

第一节  国际组织有效性的概念及其测量

第二节  国际组织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国际组织有效性的实现机制

第四节  国际组织有效性的研究前沿

第十四章  国际组织的自主性

第一节  国际组织自主性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国际组织自主性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节  国际组织自主性的限制与挑战

第四节  结合中国话语和实践对国际组织自主性的思考

第十五章  国际组织的制度复杂性

第一节  国际制度复杂性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际制度复杂性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国际制度复杂性的成因与影响

第十六章  国际组织的责任性

第一节  理论纷争

第二节  “国际组织”遇到“责任”概念

第三节  国际组织责任的可能性

第四节  国际组织责任的可行性

第五节  国际组织责任的类型

第六节  国际组织责任的影响因素

第十七章  国际组织间合作

第一节  国际组织间合作的含义和意义

第二节  国际组织间合作的演变和动力

第三节  国际组织间合作的模式与评估

第四节  案例分析:联合国和平行动中的国际组织间合作

第十八章  国际组织间竞争

第一节  国际组织间竞争的表征

第二节  国际组织间竞争的领域

第三节  国际组织间竞争的动力

第四节  国际组织间竞争的演进

第十九章  国际组织的创设逻辑

第一节  国际组织创设的主体要件:国家间交往与利益共同体形成

第二节  国际组织创设的现实基础:合作共识的达成

第三节  多边合作的制度选择:何时选择国际组织?

第四节  国际组织的制度方案设计:一项系统性的精巧平衡

第二十章  国际组织扩员

第一节  主动与被动:国际组织扩员的动机

第二节  意愿与程序:国际组织扩员的路径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

第四节  金砖国家的扩员

第二十一章  国际组织的退出与再加入

第一节  退约研究

第二节  再加入国际组织研究

第二十二章  国际组织与国内政治的互动

第一节  国际—国内互动的研究议程

第二节  国内政治对国际组织的影响

第三节  国际组织对国内政治的影响

第二十三章  国际组织的改革

第一节  国际组织改革的代表性理论:改革路径与改革结果

第二节  核心概念构建:网络效应

第三节  中国与国际组织改革

第二十四章  国际组织的生命周期

第一节  国际组织生命周期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国际组织生命周期的经验现象

第三节  国际组织生命周期与组织发展

第二十五章  新兴国际组织的实践

第一节  如何理解多边开发银行

第二节  亚投行作为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挑战和成就

第三节  亚投行与既有多边开发银行的合作

第四节  多边开发银行研究的课题与资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