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沛然:拉丁美洲与亚洲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
2022年10月19日  |  来源:国际研究学部  |  阅读量:3736

亚洲已成为拉美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出口目的地。尽管拉美对亚洲的农产品出口总额不断提升,但次区域间差异极大,部分加勒比国家和中拉国家至今尚未实现农产品贸易往来;整体而言,拉美和亚洲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存在巨大的贸易潜力,拉美国家对中亚和南亚市场的出口潜力最大,但面临的贸易壁垒也最高;双方遥远的地理距离已不再是阻碍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阻力,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制度和全球化参与程度、尤其是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双边贸易潜力的主要因素。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亚洲广大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发展,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下简称 “拉美”)和亚洲的经济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双边贸易关系可谓是亚拉经济关系的风向标和基石。2001年亚洲在拉美贸易总额中的比重约为10%,至2019年这一数据已经接近30%,亚拉贸易总额近6000亿美元。在现有的贸易结构中,以农产品和矿产品为代表的资源类产品是拉美对亚洲的主要出口产品,而亚洲对拉美的出口则以制成品为主。亚洲对拉美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在新世纪,拉美农产品贸易呈现出三大特点。

第一,农产品的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农产品是区域内超过半数国家的支柱出口产业。拉美农产品出口金额从2001年的636.67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2362.18亿美元,农产品占拉美总出口的平均比重达到21.25%;进口金额则由2001年的321.07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791.17亿美元,在拉美总进口的平均占比为8.73%。此外,超过半数的拉美多数国家农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平均比重远远高于地区均值,2001—2018年间,仅有9个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占比低于地区均值,而一些加勒比国家的农产品正是其支柱出口产业,出口额高达总出口的60%以上。

第二,发展中经济体逐渐成为拉美农产品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亚洲的贡献尤其突出。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受危机影响较小,逐渐发展出赶超优势,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进口需求日益提高。2010年,拉美对亚洲出口农产品的金额达到416.79亿美元,超过对其传统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分别为412.87亿美元和328.63亿美元)。此后,拉美对亚洲的农产品出口额逐年增长,2018年的出口总额达到815.00亿美元,在其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3.2%,而在2001年这一数值仅为17.83%。这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对亚洲出口农产品金额首次突破其农产品总出口的50%。在亚洲次区域内,中国是拉美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中亚地区对拉美农产品的需求最低,直至2018年,拉美对中亚出口的农产品仅占其对亚洲总出口的0.12%,这也与中亚国家封闭的内陆地理位置和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关。

第三,拉美对亚洲农产品出口种类高度集中化,贸易关系则高度差异化。整体而言,拉美对亚洲的出口产品种类高度集中。根据美洲开发银行的统计,10种产品贡献了2017年拉美对亚洲超过60%的出口总额,其中有5种是农产品,其中大豆及豆粕、豆油等豆制品对亚洲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18%。与农产品出口种类高度集中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拉美各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关系差异化很大。阿根廷、巴西等南共市国家与亚洲市场、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市场的贸易往来密切,经济联系深厚。中国已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对象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相较之下,墨西哥农产品出口仅占其全球出口总额的6%左右,对亚洲总出口也仅占其出口额的5%左右。由于地理距离遥远、交易成本高企、出口产品同质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仍有部分拉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有限,部分拉美国家尚未实现对亚洲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在拉美方面主要是加勒比国家,在亚洲方面则主要是中亚和部分南亚国家。

本文进一步使用2001—2018年拉美对亚洲农产品贸易出口数据,在拓展引力模型的框架下核算了拉美对亚洲的农产品出口潜力。实证模型的主要发现如下:

一方面,随着拉美与亚洲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亚洲已成为拉美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出口目的地。尽管拉美对亚洲的农产品出口总额不断提升,但依然有部分亚洲国家是拉美农产品乃至货物贸易出口的“盲点”。广袤的亚洲在成为拉美不可忽视的出口目的地的同时,次区域间差异极大。

另一方面,引力模型的测算结果证实了,拉美和亚洲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存在巨大的贸易潜力,双方的地理距离已然不再是阻碍双边贸易的主要阻力。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制度和全球化参与程度、尤其是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双边农产品贸易潜力的主要因素。

因此,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更紧密的区域一体化合作,以及降低农产品进口的关税、非关税壁垒和国内的保护主义政策,都将有助于帮助亚洲国家更好地发掘对拉美(和全球其他地区)的贸易进口潜力。而对身为出口方的拉美国家而言,加大产能合作、确定更为积极开放的贸易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农产品出口的速度和规模,以及进行更为主动的面向亚洲市场的营销也将进一步扩大拉美在亚洲农产品进口结构中的优势。

在过去20年中,亚洲国家积极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证明了降低贸易成本、优惠市场准入对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扩大并升级亚拉自贸协定、推进新的自贸协定谈判,也将使得双方国家进一步受惠。在积极推动WTO体系下的贸易便利化的工作中,许多亚洲和拉美国家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亚洲和拉美国家的海关部门或可通过建立定期的合作和交流机制,就制定和应用相关贸易法规以及国家级的卫生和植物检疫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展开交流,在具体操作层面达成共识,扫清壁垒。最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在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国际物流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累积的经验有目共睹,无论是亚洲和拉美之间,还是亚洲国家内部,均可通过基础设施合作改善贸易基础设施和缺乏竞争力的物流系统,由之带来的贸易成本的降低也为双方带来更大的贸易和贸易之外的收益。

(史沛然,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本文摘自《拉丁美洲研究》2021年第1期)

分类: 经济合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