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昊宇:“亚洲时刻”为全球治理探索新路
2022年10月06日  |  来源:环球时报  |  阅读量:2432

随着第77届联大一般性辩论落下帷幕,国际社会对于全球治理和多边合作的关注将开始较多地转向亚洲。11月份,柬埔寨、印尼和泰国将先后主办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这标志着下半年以来全球治理的“亚洲时刻”渐入高潮。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和区域治理机制,今年的G20、APEC和东亚系列峰会将是新冠疫情以来首次面对面的线下会议,本应成为后疫情时代各国携手推动经济复苏、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平台。但近来国际上却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不和谐声音。一方面,有媒体称美国总统拜登很可能因“家务事”缺席APEC峰会。如果说主打“退群毁约”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两度缺席APEC不足为奇,一向号称重视“多边主义”的拜登此举则令人大跌眼镜,只能对外发出美国“另有所图”的错误信号。

另一方面,仍有西方国家在推动抵制俄罗斯与会。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的G20财长会期间,个别国家就已上演过“排俄”一幕。作为三场峰会的主席国,印尼、泰国和柬埔寨曾于5月初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三场会议将为所有成员国和经济体提供机会,推进伙伴间的共同合作,为实现本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共同努力。对此外界纷纷解读为,东盟国家顶住西方压力,不愿将俄罗斯排除在G20和APEC峰会之外。

不可否认,仍在持续的欧洲地缘政治冲突和能源危机、全球大通胀威胁以及经济衰退风险等,使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阴霾笼罩。11月份的这三场峰会能否成功举办,不仅考验东道主们的外交智慧,也需要大国相向而行,积极履行责任担当。就当前而言,至少需要各国作出三方面努力:

一是要旗帜鲜明反对将三场多边会议变成阵营对抗和大国竞争的角斗场。G20印尼峰会的主题是“共同复苏、强劲复苏”,APEC泰国峰会的主题是“开放、连通、平衡”。与会各国需要聚焦主题,共商发展合作大计,而不是利用这些场合来“塞私货”和炒作政治安全问题。各国需要警惕个别国家企图借机炒作国际热点问题来冲淡甚至带偏会议主题,而应共同抵制拉帮结伙、对他国指责施压、挑动阵营对抗的做法。

二是要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发挥积极作用。今年以来,乌克兰危机等局部矛盾冲突受到广泛关注,这些问题虽然背景性质各有不同,但本质上只有通过当事方之间的对话谈判才能解决,外部势力的煽风点火、政治孤立、制裁施压等只会加剧矛盾,增加问题的解决难度。各国领导人应利用三场会议间隙的会晤接触,本着建设性态度开展对话斡旋,积极劝和促谈,为维护全球和平稳定作出努力。

三是要为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开出处方良药。当前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受到高通胀、经济发展放缓、发展不平衡加剧等问题困扰。美国为抑制通胀不断激进加息,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海外融资成本上升,一些中小经济体面临能源、粮食以及债务等方面的叠加压力。美国最近接连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充满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势必将对自由贸易体系造成严重冲击,已经引发包括其盟友在内的普遍担忧。三场会议需要各国就共同应对上述挑战、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和复苏进程达成新的共识,采取务实行动。

必须看到,今天的世界又来到一个动荡期和变革期叠加的历史十字路口。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产业革命的纵深推进以及地缘冲突与技术竞争相互纠缠,使冷战后形成的这套国际秩序面临多重挑战,全球治理面对更多新课题,需要提出新方案。这也凸显出“亚洲时刻”的重大意义。

回归全球治理的本源,其基本理念前提是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应对人类共同的威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秩序中,全球治理的路径目标是通过多边政策对话和协调,避免国家间发生冲突和战争,进而促进团结合作。当人类社会再次面临开放与封闭、团结与分裂、合作与对抗的时代抉择之际,“亚洲时刻”无疑被赋予了更大责任,各国普遍期待这三场会议能够为全球治理探索新路。

面对当前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中出现的乱象,中国旗帜鲜明地提出两大主张:一是真正的多边主义,核心是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二是开放的区域主义,核心是本着和平、发展、自主、包容的原则推进全球化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这就要求各国都坚决抵制以意识形态和身份政治划线的“小院高墙”和各种集团政治,在国际社会倡导形成多元包容、团结互助的氛围。

中国作为亚洲一员和东盟中心地位的坚定支持者,是柬埔寨、印尼和泰国主办峰会的最坚实后盾,将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亚洲时刻”,与各国共同发出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强音,共同为地区和世界注入更多稳定预期,共同为应对全球挑战作出亚洲贡献。

(本文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分类: 全球治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