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俄乌紧张局势会不会走向失控?
2022年02月18日  |  来源:新民晚报  |  阅读量:3408

俄罗斯与美欧等西方国家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外交安全博弈已有数月,近日美欧媒体对俄军可能发动进攻的报道与日俱增,美欧政府更是撤侨、增兵等动作不断,战争似乎有一触即发之势。局势真的会失控么?本期“论坛”特请专家分析。

1、美国炒作战争危机

问:美国为什么炒作俄乌冲突?

答:此次围绕乌克兰的战争危机,从一开始就和美国的密集报道和渲染分不开。无论是俄军在俄乌边界大规模集结还是俄军准备“进攻”乌克兰的各种计划,基本都是出自美国的各种报道。自去年底以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媒体借俄罗斯在俄乌边境开展一系列军事演习开始报道俄罗斯已集结10余万军队,大肆渲染俄罗斯可能对乌克兰发起大规模军事进攻。

作为非直接当事方而且在俄罗斯一再作出否认的情况下,美国依然不依不饶,不断渲染战争气氛,带头从乌克兰撤侨,关闭驻乌克兰大使馆,向乌克兰周围北约国家增派美军,甚至信誓旦旦表示俄罗斯将在16日“入侵”乌克兰。美国这些异乎寻常的举动,导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拜登视频会晤时直接发问,美国为什么要发出这些消息?

从利益逻辑上分析,美国的行为可能有政治和经济两重需求。

从政治上而言,主导欧洲安全局势并确保欧洲国家“团结”在美国领导的联盟之下,是美国在欧洲的根本利益所在。维持美国领导下的欧洲与美国的“团结”,最有效的因素就是存在某种威胁和紧张。冷战时期,苏联的威胁导致了北约的产生和欧洲国家对美国保护的依赖性。冷战结束后,对欧洲国家的直接威胁似乎不再存在,欧洲不断产生各种欧洲应该独立自主的声音。因此,俄罗斯要“入侵”乌克兰乃至成为欧洲安全的直接威胁,必然会加强美欧之间的这种“团结”,从而确保美国对欧洲安全局势的掌控。

从经济上而言,美国正面临试图从疫情中恢复经济的关键时期。由于之前的货币宽松导致目前美国面临冷战后最严重的通胀,为遏制通胀美国即将转入加息周期,需要国际游资大举涌入。国际游资以牟利为唯一目的,不听从各种政治命令,促使他们流向美国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制造各种地缘政治危机,使得美国成为最安全的牟利场所。

众所周知,美国正在进行重大战略调整,要集中资源在印太地区与中国竞争,为此可能需要在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地区收缩力量。但是收缩并非放弃,拜登政府意识到,鉴于美国自身国力的变化,今天美国的全球战略必须获得盟友支持,而联合盟友最好的办法就是存在共同的敌人。冷战时期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曾说,西方国家组成联盟并非因为“彼此相爱”,而是因为“共同恐惧”。美国一方面要在欧洲收缩力量,另一方面要防止俄罗斯“趁虚而入”,就需要在北约框架下“团结”众多欧洲国家。这种情况下,围绕乌克兰局势形成的俄罗斯军事“入侵”的威胁就出现得必要和及时。

2、俄白军演传递信号

问:俄白军演传递出什么信号?

答:在局势紧张之际,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军队10日在白俄罗斯国土开始名为“联盟决心2022”的联合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有约9000名俄军(西方报道有30000名),还有俄罗斯各类最新式的武器装备,包括SU 35战机、S400防空导弹、伊斯坎德尔近程弹道导弹,“短号”反坦克导弹等。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俄白联合军事演习确立了“红线”,如果北约和俄罗斯开战,白俄罗斯将站在俄罗斯一边参战。

俄罗斯在此时与白俄罗斯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主要是显示出俄罗斯在俄乌边界已经严阵以待,并拥有可以随时进攻的优势军事力量,以此向美欧传递信号,希望美欧能够考虑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安全保障要求。去年年底俄罗斯向美国和北约提交了两份关于俄罗斯与北约安全稳定关系的文件草案,作为俄罗斯必须坚守的红线,其中要求北约书面承诺不再东扩,不吸收乌克兰加入,也不在乌克兰和其他东欧地区部署进攻性军事力量,回到1997年的部署态势。

冷战结束以来,通过几次北约东扩,原苏联的东欧盟国和位于东欧的加盟共和国几乎都已经加入北约,只有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没有加入。白俄罗斯在2020年政治动荡后与俄罗斯建立了紧密的盟友关系,两国一体化进程也在加快。乌克兰则自2014年政权变更后,一直把加入北约和欧盟作为国策。由于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和战略重要性,俄罗斯把乌克兰作为自己与北约之间最后的战略缓冲,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绝对不能接受的。

俄罗斯要求北约停止东扩尤其是不能吸收乌克兰,美国和北约则认为北约有权接受任何符合申请条件的国家,这就成为俄罗斯与美欧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时不时会出现激化。俄罗斯认为现在的国际局势是自己争取实现一些战略安全目标的有利时机,与白俄罗斯的联合军事演习和围绕乌克兰局势与美欧展开的博弈,都是俄罗斯战略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3、欧洲各国心情复杂

问:欧洲各国密集斡旋是否能缓和局势?

答:此次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欧洲各国的表现和心情非常复杂,有的推波助澜火上浇油,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唯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有的左右为难言不由衷。这里面主要大概有三类:

第一类是英国,英国自从“脱欧”后基本把自己的战略利益和定位与美国捆绑,英国媒体也是渲染俄罗斯“入侵”最起劲的媒体之一。

第二类是波罗的海国家以及波兰等国,因为离俄罗斯近,传统上认为俄罗斯是本国最大威胁,因此在危机中也积极表态,向乌克兰提供包括武器装备在内的各种援助。

第三类也是心态最复杂的是德法两国。德国和法国是欧盟核心,一直在为欧洲谋求更多的政治经济安全独立地位。它们心知肚明,美英大肆渲染战争威胁,必然影响欧洲国家的独立自主地位,也必然使欧洲更多地依赖于美国的安全保障。但是,由于在总体上必须强调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一致和政治正确,两国无法质疑美英提出的俄罗斯将“入侵”的消息,只能在这些消息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外交运作。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新总理朔尔茨在俄乌美之间进行了穿梭外交,一方面强调美欧阵营一致,一方面又突出由俄乌德法四国构成的“诺曼底”模式和明斯克协议来解决危机。然而由于欧洲国家自身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立场和声音,缺乏在解决安全问题时足够的硬实力,因此既无法被俄罗斯信任,也无法对美国产生影响,一旦到必须表态时候,还是不得不追随美国立场。朔尔茨访美时,拜登当面说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国将停掉德国和俄罗斯合作建设的“北溪-2”海底输气管道,而朔尔茨只能笼统回答德国将和美国一起行动。

欧洲的表现无力除了上述政治原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等老一代政治领导人离开,而各种民粹思潮以及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价值观影响加深。

在上述因素背景下,欧洲国家领导人虽然也作了不少努力,试图寻找缓解危机的办法,但基本都无功而返,事态的发展方向基本上是由美俄两家主导。从长远来看,欧洲国家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共同利益、达成共同立场、推出共同方案,在事关欧洲未来的重大问题上,欧洲国家连能否保住自己的棋手地位、不至沦为棋子都不容乐观。

总体而言,此次危机是俄罗斯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结构性矛盾的大爆发,虽然现在似乎有缓解迹象,但是矛盾并没有解决,双方战略猜疑甚至还有所加深。俄罗斯只要认为有需要,随时可以再次在边境地区集结军队,向美欧施压。美国也不会放弃利用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进行战略挤压,对欧洲盟友进行战略恐吓。各方围绕乌克兰的战略博弈将长期存在,危机也许会不时爆发。

(作者为上海俄罗斯中亚东欧学会常务理事。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回到顶部